过去近十年来,微软在中国的首要策略就是市场布局:从放任盗版占据市场以消灭竞争对手,到近两年和政府建立友善的关系,和业界主要伙伴开展紧密合作,为的就是等到中国市场规模足够大,微软的基础扎实时,正式出击,大规模收割。现在,这一天终于来了!
要收割果实,就必然要打击盗版。于是微软此次推出了盗版提示功能。通过黑屏来惩罚盗版,显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微软也非常聪明,它知道正版软件价格过高,很多消费者根本难以承受,如果一下子想要赶尽杀绝,不但无法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与无数消费者结怨,激起他们的反抗。所以甚至连微软中国公司的内部人员也公开给消费者支招,教他们如何规避微软的惩罚措施。
其实微软此举用意主要应该是提醒消费者的正版意识,普及知识产权观念,为以后的进一步行动做铺垫。微软一贯的策略,都是有预谋、有组织、有方案的大手笔,但是微软显然有些一厢情愿了。一方面想打击盗版,一方面怕伤害消费者,微软就是在这样的两难的境地中慢慢地在消费者心中侵蚀着自己的品牌……
盗版当然要打击!知识产权也一定要保护!但不能以打击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为前提!我的态度是支持正版,反对暴利!
网友在网上评论说:据微软公司宣称,研发一套操作系统要投入大量资金。我们简单估算一下:假设开发一套操作系统投入10亿美元,制成光盘后每张卖100美元,那么卖出1000万套,投入已经收回了。再卖1000万套,净赚10亿。而且这时已经没有风险了,即使光盘卖不出去,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因为光盘的物质价值几乎为零。但微软的操作系统卖的数量大呵,还有第三个、第四个1000万……,后面做的都是无本生意。这样,微软公司的财富一天天积累起来,比尔·盖茨成了全球首富……
我很赞成这位网友的分析。我认为卖软件应该象高速公路收费一样,也应该有个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开发商收回投资和正常的利润,之后应该免费开放,或者赚取少量的利润,就像手机,刚开始很贵,后来慢慢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