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申奥成功那天起,唐山老人屈秉琳就琢磨着自己能为奥运做点什么。缘起一张大学同学在悉尼作奥运会志愿者的照片,屈老埋下了自己的奥运梦。
“先要学学英语”。当时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开始刻苦学习英语,报名参加了英孚英语教育培训班,经过集中时间的培训和7年来的坚持,如今他已能熟练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语言沟通没有障碍了,我就开始打听怎么去报名志愿者”。当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开始招募,屈老首先在唐山市报了名,遗憾的是由于年龄原因老人没能通过最后的选拔。“有点遗憾,但我想我还可以通过别的形式来服务奥运。”为了圆梦,老人孤身一人来到北京,正赶上北京招募奥运会城市志愿者,老人顺利通过了海淀区的选拔。
与那些年轻的志愿者一起,经过培训,从8月1日起,屈老在海淀医院站点正式开始上岗,至今已服务快一个月了。伙伴换了好几拨,老人俨然成为站点的“元老级”志愿者。
“子女很担心我,总是劝我回去,他们说现在奥运会也结束了,让我赶快回去,我说还有残奥会呢,我要一直做到残奥会结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