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国(会)歌升国旗没有一点失误,创下了历届奥运会纪录。”奥运会即将结束,开幕前204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团逐一出席奥运村欢迎仪式的画面对于刘雅嘉来说,仍历历在目。昨日,负责奥运村欢迎仪式国(会)歌演奏的刘雅嘉揭开了“零失误”的“秘诀”。
解读
1 国(会)旗贴“微型旗”贴纸
按国际惯例,参加奥运会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的欢迎仪式在奥运村的升旗广场举行。最重要的是升国(会)旗、奏国(会)歌环节。
刘雅嘉说,绝对不能升错国(会)旗是关键。刘雅嘉说,欢迎团队特别做了个一寸大小的微型国(会)旗贴纸,每个贴纸均标明了中英文名称和3字代码(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的字母代码),从收到国旗就马上在其正面一角贴个贴纸,确保万无一失。
2 5盘歌分解成210盘
刘雅嘉说,历届奥运会都有放错国歌、升错国旗的现象,当时压力特别大。负责该项目的奥运村部副部长丁百之定的目标就是“零失误”。
当时交到刘雅嘉手中的205首国(会)歌(其中一国被取消参赛资格)存在5张盘里,为确保不出错,要求每首歌各成CD。她说,当时用了3天时间,把5张盘变成了210张盘,其中包括有两首残奥会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国(会)歌(没有参加奥运会只参加残奥会)、1首残奥委会会歌、长版和短版两首奥运会会歌。
3 转盘需专家“监工”
其实,转盘也有严格规定,刘雅嘉说,每首歌的转盘都需要在录制国(会)歌时由写总谱的北京市交响乐团主任陈红菁确认。
刘雅嘉说,很多国(会)歌听着很相似,比如有3首国歌的旋律是一模一样的。陈红菁提醒,虽然旋律一样,但配器不同,每个国家人民都非常熟悉自己的国歌,一旦放错即被识别。
刘雅嘉说,每场仪式前她和音响师都会根据排序分别用耳机听歌,然后再共同播放,如果两首完全对上就没问题了。
4 演奏前“再三”确认
仪式现场有6个旗杆,除去国际奥委会的旗杆,每场最多升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会)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