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月4日开始便比较繁忙,9日那天有50个国家举行欢迎仪式。当时每个整点一场,团队从早上10点开始到晚上8点,每天有11场,每场四五个国家。
为保证都不出错,放国(会)歌前都“再三”确认:开始前和丁百之定国家和地区出场顺序,跟现场仪式导演确定顺序,最后和三军仪仗队定顺序和升旗时间。
5 奏国(会)歌“兵分”两路
为保证200%的备份方案,这210个CD盘还要有同样多的MD盘备份,存放在音响师手中。
刘雅嘉介绍,播放时“兵分”两路,在多轨的音频中,4个轨是保证演奏国(会)歌的,其中两轨放CD、两轨放MD。“我跟音响师放国歌都会喊‘1、2、3’,然后两轨同时走,即使有一个不响了,另一个也会响。”
为何两份文件不选同样介质存储?刘雅嘉说,如果都是一个介质,如遇受潮等情况,俩机器都会出问题。
此外,她说当时笔记本也备份了音频文件。
6 升旗队长“扇”出速度
“三军仪仗队特别要求完美,”刘雅嘉说,历届奥运会在仪式上都有偏差、失误的,最小的失误就是歌奏完,旗还没升上。但仪仗队则要求非常严格,每天早6点便到现场练习。
升旗时,在一旁草地上用注册卡“扇风”的大队长引人注意,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给战士打节奏。刘雅嘉说,队长手里有秒表,掐国(会)歌长度,如果需要加快,他就多扇两下“扇子”。
刘雅嘉说,从各代表队热烈的掌声中可以看出他们特别满意、激动。
记者 刘洋
http://cn.ppzw.com/Article_Class2_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