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石化已向帝国能源公司提出了收购方案,此举有可能打乱这家伦敦上市的油气勘探公司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之间的收购谈判。
同一天,中石化总部一位官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但他强调,此项交易目前还处在尽职调查阶段,中方并未正式报价,“这项交易是否成功还存在很大变数”。
据熟悉中石化情形的人士介绍:上游资源不足一直是中石化发展中的短板,因此一直积极在国内外寻找资源。帝国能源公司的主要资产集中在油气富集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地区,应该是中石化的一个不错选择。
“然而近年来中石化炼油业务亏损严重,现金流并不充裕,不可能像当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一样报价,因此交易最终会怎样尚不可预测。”他说。
收购存在变数
帝国能源公司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挂牌上市公司,它于2004年由其董事长彼得·莱文(Peter Levine)创建,目前已在俄罗斯及前苏联其它国家积累了众多资产。去年12月该公司日产石油约1万桶(7.2桶约等于1吨),并计划在2011年底前将日产量提升至8万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帝国能源公司的股票是今年伦敦中等规模的石油股中表现最差的之一。在过去的12个月内,其股票曾涨至每股14.27英镑,也曾跌至每股637便士。上周五,其股票收于每股10.74英镑,使其股本估值为11亿英镑。
据悉,帝国能源公司一直在筹谋股份出售事宜,去年俄政府控股的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旗下一家分公司曾就入股与其接洽,但没能达成协议;其后帝国能源公司又与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展开了谈判,后者还提出了每股12.9英镑,即总价13亿英镑的收购方案。
中石化于上周与帝国能源公司开始正式接洽,并正就一份正式收购邀约进行尽职调查。由于帝国能源公司的资产大部分在俄罗斯,中石化已就收购的可行性征询过俄罗斯官方的意见。
“对于它们所拥有区块的开采前景,我们还是看好的;但是它值不值那么多钱(13亿英镑),我们还要进行尽职调查。”上述那位中石化总部官员说,“这只是一项普通的交易。近几年我们选择的收购目标有很多,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公司的上游业务,以确保公司的长远发展。”
由于中石化担负着社会成品油供应的保供任务,因此近年来一直不得不承受炼油板块的巨额亏损;随着国际油价的高企,上游勘探开采成本也与日俱增,因此中石化是否愿意高报价以确保收购成功值得怀疑。就在今年5月26日中石化“2007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会还获准在未来24个月内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