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百事“作弊”:随机调查,接自来水不是少数


[  天府早报    更新时间:2008/6/26  ]    ★★★

  肥肠粉店负责人证实了百事可乐公司现调机接在自来水管上的事实,那么其他的百事可乐现调机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情况呢?随后,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区一些百事可乐现调机销售点。
  时间:昨(24)日下午4时30分地点:青年路某电影院也许此时并不是电影院的上座黄金时段,电影院大厅门可罗雀。大厅的左边是一个10平方米的小卖部,里面的架子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零食。在右边靠墙的地方,一台百事可乐的现调机器静静立在那里。在一张擦拭灰尘的毛巾的遮掩下,一根白色的管子直接接在墙上一根蓝色的自来水管子上。
  时间:昨日下午6时30分地点:东门某高校食堂
  食堂已经过了人山人海的吃饭高峰期。一个才踢完球的男生匆忙到食堂打饭,他湿着头发踏着拖鞋,一手拿着沉甸甸的饭盒,一手端着一杯可乐往寝室赶。而在它身后的食堂小卖部的百事可乐现调机的喷头还在滴着水,在它脚下的隐蔽处,一根白色的管子静静地连在墙角的蓝色自来水管上。
  时间:昨日晚上7时地点:春熙路西段一露天吧春熙路上人来人往,许多走累了的行人纷纷在此驻足休息,露天吧柜台旁边的百事可乐现调机成了顾客的宠儿,购买饮用的人络绎不绝。记者发现机器底部的一根管子,竟然伸向了下方的木板,连在一自来水管子上。
  □百事“作弊”·市民
  百事这种行为太过分了

  百事可乐公司“过期糖浆风波”还未平息,又陡起“自来水风波”。随后,记者在春熙路、红星路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对近百名过往消费者进行了随机调查。
  “不可能哦!百事可乐那么大个公司咋个会出这样的事情?真的还是假的哦?我以后再也不喝百事可乐了,再也不相信这些大公司了。”市民张先生对此感到十分震惊。
  一名自称是医生的中年男子说:“从人体健康来讲,可乐属于大热量高糖份饮料,每天摄取过多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更为严重的是,未成年小孩经常饮用会影响正常发育。而这种用自来水和糖浆勾兑的劣质可乐更加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
  “百事可乐公司不顾消费者身体健康,惟利是图,隐瞒事实真相。他们不仅侵犯了我们消费者的知情权,还危及我们的健康权!他们这种行为真的是太过分了。”四川师范大学刘同学愤怒地说。
  “真的啊?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喝百事可乐,如果事情是真的我肯定不会再喝了。百事可乐真的是伤我们的心了。”一位姓白的高中同学说。
  “这么大个名牌会做这样的事情?我经常喝这种杯装的百事可乐,我们喝了后会不会出啥子问题哦?”银行职员李小姐十分焦急地问道。
  ……
  百事来函称:所有产品都“合格”
  昨(24)日晚6时许,记者就百事可乐公司短短5天之内,连续两次在成都发生“过期糖浆”事件进行采访。钟朝兴没有正面回应“过期糖浆”事件,称“公司正在调查。公司今天给出书面回复。”
  晚上9时,百事可乐公司委托成都某公关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致函。该公司致函称:
  天府早报:
  感谢贵报的舆论监督,就贵报今日提出的问题,我公司正式答复如下:
  百事可乐公司一向把消费者的权益放在首位,百事公司提供给经销商的产品都是符合国家产品质量及保质期规定的;同时,百事公司禁止任何经销商出售过期产品,也决不容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我们对报道的相关情况正在全面调查;同时我们要求所有经销商都应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欢迎广大消费者对此进行监督。
  在这份函中,该公司并没有就记者提出的实质问题进行正面回复。
  消费者认为,既然百事可乐公司已经知道经销环节出现了“过期糖浆”事件,为何没有及时进行检查、整改,并导致“过期糖浆”再次被消费者饮用?
  在成都首次出现“过期糖浆”事件时,钟朝兴表示,经营户销售过期饮料的现象也许存在,但绝对不是多数,且与百事公司没有任何关系。百事公司销给经营户的产品绝对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绝对没有过期的。因此,发生这样的事情百事公司是没有任何责任的,只能说明经营户没有诚信,而不能说百事公司不讲诚信。
  百事可乐公司将如何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对相关负责人如何处理?如何保证今后的百事可乐现调机饮料中不再出现类似问题?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权威部门表态:涉嫌欺诈消费者
  就百事可乐公司在现调机中一而再使用过期糖浆事件,记者分别采访了工商、质监和省消委会等权威部门。
  成都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谢奇才处长:如果该公司销售的百事可乐饮料使用了过期变质糖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侵权问题了,是一种严重违反《产品质量法》行为。
  省质检院食品检测所负责人:用糖浆、食用添加剂、色素等,过量使用就会对消费者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使用过期变质的糖浆等,轻者造成腹泻等症状,重者造成中毒危急消费者生命。
  省消委会秘书长刘亚兵:如果商家为了牟取利益,将本已经过期变质的商品继续出售给消费者,这对消费者故意隐瞒了商品属性的真实信息,应该视为一种欺诈行为。
  文章/早报记者摄影报道

 

品牌招商

http://www.ppzw.com/ppzt259.asp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经济改革百联集团拆船重组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白酒“扎堆”冲击夜场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