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华为或出售股权,为做大手机蓄势


[  经济观察报    更新时间:2008/5/10  ]    ★★★

 
  5月8日,一则消息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华为将向外国投资者出售移动终端部门控股权。华为官方对此消息未予否认,但表示暂不置评。

  就在此前两天,华为一反低调的常态,对公司手机业务未来的布局主动向外界披露:2008年,华为将手机及其数据卡出货量调高到5000万部,这约为2007年华为手机出货量2700万部的2倍。

  一面要做大手机业务,一面却要出售移动部门股权,外界很难看清楚华为到底想做什么。

  为什么是手机?

  目前,国内手机出货量最大的是中兴通讯(爱股,行情,资讯)。2007年,中兴通讯凭借移动终端(手机和数据卡)销量3100万部,成为全球六大手机制造商之一,也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手机制造商。

  华为一向以通讯设备著称,在移动终端领域,华为较之国内对手,投入较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华为当初建立终端部门并不是为了高利润,主要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中兴。”

  当初,对CDMA和小灵通的市场误判,让华为在联通CDMA网络设备的招标上尝尽苦头。

  此后,华为重拾CDMA。2007年,是华为在CDMA手机领域积极挺进的一年,中国联通(爱股,行情,资讯)三个月内销售华为产CDMA手机100万台。

  在TD-SCDMA领域,华为与西门子的合资公司鼎桥通信一直积极参与TD方面的招标。2007年4月,因鼎桥兵败中移动TD招标,华为相关主管高层受到降薪处分,可见,华为开始对TD-SCDMA的重视。

  而此时的手机市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利润十分微薄。根据中兴通讯2007年年报,手机利润率22.31%,比去年下降2.75%。摩托罗拉、联想、明基西门子都为手机业务不堪重负,将手机业务剥离或者减少经营范围。

  外界认为,华为在此种市场环境下,提高手机出货量显然并不是谋求高利润。目前,手机业务已经被华为列为同通讯设备并列的四大业务群之一,华为开始明显向手机业务寻求发展空间。

  国内一家通讯设备商人士说,“为了避免在达到天花板之际,面临单业务线发展的困境,华为提早在手机业务上布局,以期将来会带来新的增长点。与赛门铁克合作,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未来的手机格局正向定制发展,如华为、中兴,这一类手机将不存在渠道问题,由运营商包销,成本低,以量取胜;一类是,少数品牌占据主流,如诺基亚、索爱;一类是细分市场,个性化路线如iPhone、多普达、宇龙酷派。”上述通讯界人士说。

  谁愿接盘?

  目前,华为凭借与沃达丰的早期合作关系,成为该跨国运营商21个国家的手机供货商。成为印度第二大电信运营商Tata的合作伙伴,这被华为看作是印度市场的重大突破。去年12月,华为宣布与达拉斯无线通讯服务运营商MetroPCS公司达成协议,推出了第一款针对美国市场的手机。

  由于欧洲手机运营商业务模式的转变,华为开始快马加鞭发展其手机业务。一面是新的市场机会,欧洲的主要移动运营商已经把手机和网络优化业务承包给设备厂商;一面是华为手机70%销售海外的现状。

  华为并不做自己品牌,而是为海外跨国运营商代工。

  华为的手机业务主要外包给泰国的泰金宝集团(Cal-Comp)和新加坡的伟创力(Flextronics)。华为自身生产手机只有较少部分,由于可能带来的更大订单,华为目前正在与富士康协商签订手机的外包业务。其官方表示,合同正在商订中,还未最终确定。

  如果华为正考虑将移动终端部门数十亿美元的股票出售给一家外国投资者,助其打入北美市场的话,那么谁会成为这个买家?

  去年,华为曾与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贝恩资本联手斥资22亿美元向美国网络设备制造商3Com公司发起了收购要约,因遭到美国安全部门的反对而最终搁浅。对于3Com来说,其渠道价值可将华为带入美国市场,这是华为多年渴望突破的、但是被摩托罗拉等欧美公司持续盘踞的地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出售设备与出售手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厦新、UT斯达康手机进入北美市场已有多时,但是对其后期业务并无帮助,仍然没有扭转其业绩下滑的命运。北美电信设备格局稳定,被美国公司摩托罗拉长期占据,想要重新划分蛋糕,靠手机打入市场十分困难。

 
 

http://blog.ppzw.com/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金六福收购后仍用玉泉品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徐福记”落户湖州经济开发区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