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读者向生活报反映称她在哈市开发区一家超市外租区的韩国食品百货店购买的小食品没有中文标识,而且很多商品都临近保质期。8日,哈市开发区工商分局红旗工商所执法人员对该百货店进行了检查,现场查扣了涉嫌假冒韩国产的三无内衣50余件。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百货店货架上摆放的膨化食品、饼干、咖啡、饮料等食品均无中文标识,而且很多商品都已经临近保质期。其中,一种韩国饼干已经过期,其外包装上标示到期日为2007年7月,销售人员看见该饼干已过期,立即下架。还有一种蜂蜜柠檬茶生产日期为2006年11月9日,保质期为18个月,距离到期日仅有1个月的时间。货架上摆放的一种朝鲜辣酱的到期日也是2008年5月,还有一种海苔竟然没有生产日期。该百货店的一位负责人称,这种海苔没有保质期。
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该百货店销售的一种韩国面膜生产日期为2006年5月,而由于没有中文标识,难以辨认其保质期。一些韩国牙膏、洗发水等日用品外包装上也没有任何中文标识,只有拿出商品才能看到在瓶体尾部有个日期喷码,但也无法辨认是生产日期还是到期日。
执法人员要求该百货店负责人出示进口商品检验检疫证书和质检报告以及商品的中文标签,一位销售人员拿出一些复印的质检报告,但却是2006年的,已经过期。还有一堆没有贴的中文标签,但也分不清楚具体对应哪些商品。记者看到,这些标签上写着产品名、配料表、净含量、保质期、原产国、经销商、地址、电话等相关标识。执法人员表示,这些中文标签属于正规的进口产品标签,要求商家把这些标识都对应地粘贴在商品上。该百货店一位负责人称,他们不给进口商品贴中文标签的原因是消费者认为贴了中文标签就不是进口的,不好卖。
在该百货店销售的韩国内衣专柜,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些没有任何标识的三无内衣,销售人员称韩国商品标识在大包装上,但却拿不出大包装和相关的手续。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50多件三无内衣。百货店负责人称,内衣没有标识是因为顾客反映带商标的内衣穿着不舒服,所以把进口商标都剪掉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每批次的进口商品都应该有相关的质检报告和检验检疫证明,并且要加盖进口经销商单位的红戳才能生效,复印件无效。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1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