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为物价上涨减压,可考虑恢复“保值储蓄”


[  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08/3/14  ]    ★★★

    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CPI同比上涨8.7%,创出12年来的新高。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货币政策要应对物价过快上涨,而具体使用何种政策工具须综合平衡考虑。

    监管层要“权衡考虑”,这表明“CPI高企就必然加息”的思维正在悄然转变。从去年数次加息的结果看,单一的紧缩性政策只是被动地跟随物价上涨,并未能阻止物价高涨的势头,更无法消除民众对通胀的预期。然而,这些紧缩性政策效果的累积却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负担,束缚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因此,笔者建议在当前格局下,可考虑恢复保值储蓄。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两次通胀时期,保值储蓄曾发挥过稳定储蓄的功能。参照物价上涨指数与储蓄利息率之间的差额,保值储蓄政策对储户存入银行的三年、五年和八年期储蓄存款给予一定保值补贴,从而保证了储户利益不受物价上涨的侵蚀,消除了民众对通胀的恐慌情绪。时过境迁,物价高涨的局面再次来袭,保值储蓄也应当再次被请到“前台”。

    在经历了去年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之后,紧缩性政策的累积效应已不容忽视。流动性过剩的势头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股市资金面的紧绷、楼市交易量的萎缩。由于投资渠道狭窄,随着股市楼市“赚钱效应”的减弱,许多人只好忍受“负利息”的现状,将钱“搬家”到银行。据央行上海总部发布的2月信贷运行报告显示,2月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存款1665.6亿元,创下单月增量的历史新高。

    此外,之前的数次加息固然可以引导企业合理控制投资方向和数量,避免盲目投资的冲动,但也加重了企业的日常运作负担,对中小企业持续经营的影响更甚,甚至会出现“融资成本高企———生产规模缩减———产品供给减少———物价推高”的恶性循环。

    可见,目前的物价上涨已对民众生活产生了切实的影响,此时的加息既追不上物价的上涨,也难以避免负面影响。政策工具权衡比较之下,理应适时重新考虑推出保值储蓄,那么国家财政将可以帮助民众抵消物价上涨所带来的隐性损失,对刺激消费、安定民生很有裨益,而且对生产领域的冲击也较小。
 

 

http://www.ppzw.com/ppzt.asp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个人租房所得税本月起下调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新一轮高油价挑战经济发展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