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财经

代表委员热议海外“热钱”对我经济的影响


[  中国经济网    更新时间:2008/3/14  ]     ★★★

   筑好国内经济安全的“防火墙”——代表委员热议海外“热钱”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以境外投机资本为代表的海外“热钱”在我国房地产和证券市场时见其踪。此次两会上,有关海外“热钱”的话题也备受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一些代表委员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判断认为,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热钱”来我国寻求利益。“有关部门应严格监控海外‘热钱’的非法进出,确保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不能任由一些境外投机资本侵蚀我国的经济安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代表说。

   海外“热钱”加大国内通胀压力

    据有关研究机构分析,目前进入我国的“热钱”存量约在5000亿美元。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委员说,在美联储连续减息、中国利率几次提升之后,目前中美两国银行间利率水平出现大幅“倒挂”,这必然导致资本的逐利。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委员说:“当前,市场对美元和人民币的预期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方向:美元还会进一步降息和继续贬值,人民币却还将升息和加快升值。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资产和作为人民币资本品载体的中国股市、房市等成了全球为数不多的避风港,将会有更多的国际投机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

    “在国内流动性过剩局面仍未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居高难下的情况下,海外‘热钱’的涌入,无异于煽风点火,助推国内经济走向过热。”易敏利代表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难度。

    海外“热钱”干扰国内经济稳定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要央行已先后向商业银行注资约1万亿美元,使本已相当严重的国际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增大,海外“热钱”正东冲西突,寻找投机套利的机会。

    代表委员们认为,如果不能有效挡住新的“热钱”流入,国内经济稳定运行的大好局势将受到干扰和破坏。

    易敏利代表说,海外大量的投机资金会以各种方式向新兴国家或地区输入大量资金,人为制造或做大经济泡沫,在泡沫行将破裂的关键时刻迅速撤资,获取丰厚回报,转嫁危机,影响输入国的经济稳定。“这是境外投机资本最典型的操作手法。中国是这些投机资本最看好的新兴市场,他们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给他们带来暴利的机会。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能掉以轻心。”

    李德水委员则表示,海外“热钱”的逐利行为,“不仅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也会使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更加恶化,增加中国资本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不能任由海外“热钱”一边“唱空”一边“抄底”

    由于目前中国经济前景仍然看好,可以预期海外“热钱”的涌入将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其中的风险将会逐渐积累。代表委员们呼吁,当前要构筑好国内经济安全的“防火墙”,不能任由境外投机资本侵蚀我国经济安全,干扰国内经济稳定。

    李德水委员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论述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已明确指出要“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看好国门,就决不能允许国际短期资本(一年及以内)“说来就来,想走就走”。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委员建议,当前急需加强监管、加大打击非法跨境汇兑力度,制定可操作的有效方案,及时查堵海外“热钱”的流入通道。

    易敏利代表认为,首先监管层要非常坚决地对国际游资进行严格管制;其次应该多个部门协调、共同合作;第三要加大对国际资本流入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海外“热钱”在投机中国的同时,还伴随着一边“唱空”一边“抄底”的“惯用手段”。无论在楼市还是在股市,都能找到一些生动的案例。

    对于这种投机“双簧”,代表委员们表示,应密切关注和研判这一动向,在参考这些论调的同时,应该保持独立的判断,不可人为地为海外“热钱”创造“抄底”的机会。 

 

 

http://www.ppzw.com/ppzt.asp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绿色信贷先行有助宏观调控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个人租房所得税本月起下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