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现有20多个“国家级名牌”产品 中国驰名商标除外 ,但几乎每家名牌企业门前都有一个“特价区”,几百元一件的服装几十元就卖了。这使不少代理商和来石狮的人十分不解:石狮的“国家级名牌服装”也这样“贱”?
竟与“地摊货”一般“贱识”
“买高了!没想到这款名牌服装的价格现竟然这样低!”3月1日,几名河北的朋友被石狮同行带到凤里一家知名服装企业“特价区”,进去没多久,有人就发出这样的惊叹。两星期前,这位朋友刚在本地专卖店买了同样品牌的同款服装,掏了320元,比特价区高出六成以上。
“不管什么原因,这说明你们名牌服装的实际价值同普通‘狮造’装没啥两样!”春节前,石狮检验检疫有关人员陪同兄弟单位领导来石狮选名牌服装,原本把石狮的名牌服装夸得如何如何好,但到几家名企都见到他们在大甩卖。石狮人士以“这是换季促销”来打圆场,对方却一针见血地道出了石狮“名牌贱卖”的严重后果。
严重的是,这一“名牌贱卖”之风已在石狮愈演愈烈。这将大削弱“国家级名牌”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创名牌要的就是“附加值”
一些刚设计出来的“名牌”服装,也进入了“特价区”。昨天记者在灵秀一家拥有两枚“国家级名牌”的企业的“特价区”得知,这里有10几款服装都是为今年春夏设计的,因为代理商没看上,而打入了“另册”。
“不能自己把自己的‘招牌’砸了!如果石狮的国家级名牌服装与其他品牌的‘打折服装’一个价位贱卖。那么石狮企业费尽千辛万苦创下的名牌,也就毫无意义可言。”
春节前,几位来自河北、四川、湖北省的批发商专程来到石狮,以20元 30元不等的价格搜走了10多种“国家级名牌”的不少鞋服产品,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国家免检都有,拿回他们本省低价销售,使一些相同品牌专卖店受到不小冲击,因而,几家总代理向石狮公司总部提出异议:再这样“特价”下去,你们的专卖店没法开了。
消费者只认品牌,不管你是何种原因,面料、做工、款式差不多,价格却差了好几倍。谁能接受?
关键是要心里有“谱”
“国家级名牌”服装与“地摊货”一样贱卖,这也是现状所逼。几个名牌企业的老板几乎众口一词倒出苦水。
有的款式是设计出来“探路的”,代理商不要,只好降价销售;还有的款式是代理商因种种原因退回来的;更多的款式生产时在量上有一些“放大”。这些服装能收回些成本总比压库好。乍一看“国家级名牌”贱卖是“代理制”带来的结果。但有识之士却道出了其中的“自身原因”:代理商不要“探路款”是因款式无多大卖相;服装代理商退货,是因品质或款式与样品不尽相同;而“放大”生产的量过多,则是因企业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能力不够,只能盲目地搞一些库存产品,以防临时补单。
避免“国家级名牌”服装贱卖的关键,还在于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正如宁波一家名企的老板所言:我们不少服装几乎是零库存,厂里厂外一个价。
记者观点:石狮现有20个国家免检产品、3个中国名牌、1个中国出口名牌。国家级品牌总量拥有量不少。这是一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相关企业及全市上下应众志成城地悉心保护这批名牌产品,靠准确的市场分析、快速的反应、生产能力和过硬的品牌质量,不要生产那些无人问津的产品,杜绝“特价贱卖”。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