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海淀区上地科技园的神州数码大厦一如往日的平静。但很多人都意识到,在最近两个月内,这家拥有七年历史的中国最大的IT分销企业已经焕然一新,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一次规模的转变。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神州数码彻底褪去了联想的烙印,从此迈入“郭为时代”。
而神州数码的符号人物郭为也终于如愿完成了从打工仔向老板的“变身”。与此同时,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07上半财年营业额同比增长40.7%,大大超过国内业界的平均增长水平。业内人士对此的评价是,这意味着神州数码从传统分销向IT服务业转型的计划正在取得成功。
从公司股权到管理结构,再到业务层面的巨大变化,也激发了资本市场的无穷想象。1月8日,神州数码(0861.HK)股价一度突破6港元,收盘5.81港元。在港股大盘持续滑坡的背景下,神州数码的坚挺表现无疑相当令人满意。
郭为的“新神码”
虽然郭为的名字与神州数码密不可分。但作为联想控股的下属企业之一,郭为却一直充当着高级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这种企业领导人“当家不做主”的尴尬局面,一直贯穿着神州数码的七年成长历程。
这种局面已经发生了改变。2007年年底,神州数码发布公告称,原公司董事长李勤即将退休卸任职务,由公司总裁兼CEO郭为接替出任。除李勤外,原大股东联想控股的第二名代表曾茂朝也辞任其执行董事职务。
而在此前不久,神州数码还完成了中国IT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MBO.收购完成后,联想控股持有股份由47.43% 下降为17.83%,从大股东降为第二大股东。郭为则通过其全资拥有的KIL公司,间接持有神州数码10.29%股份,上升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这种身份的转变,对于郭为而言可谓实至名归,从另一个层面上看,这也意味着郭为与联想之间的情感维系正在走向终结。而对于需要独立发展的神州数码而言,以这样的方式彻底摆脱联想的阴影,显然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尽管时至今日,郭为也没有否认自己身上的“联想情结”,但实际上,神州数码在过去七年已经与联想渐行渐远。随着神州数码在分销领域的全面突进,神码在许多领域都展开了与联想自有业务的直接竞争。杨元庆的联想和郭为的神码之间的“君子协定”形同虚设。
而在MBO之后,全面进入“郭为时代”的神州数码无疑拥有了更多独立和决策权。业内人士认为,在撇清与联想控股之间的关系后,神州数码与联想注定要在更多层面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
成功转型
完成股改的同时,神州数码还发布了最新的财报。该财报显示,神州数码2007财年上半年的营业额为166.99亿港元,较上财年同期增长40.7%。增长速度大幅超越中国IT市场预计16%的增长水平。
郭为认为,神州数码的优异表现与神州数码半年前制定的以提升客户价值,推进面向服务转型的策略密切相关。“神州数码在上半年为此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并有效落实,因此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营业额增长超越国内业界的水平。”
2004年,郭为再次将公司战略调整为“三级火箭”:分销、系统、IT服务分别作为短中长期业务重点,短期为长期打基础。
2007年4月,神州数码最终调整战略方向,提出要彻底从一家卖产品的公司变为卖服务的公司,从以产品为中心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原来我们提神州数码向IT服务转型,但那是部分转型,而现在是包括分销在内的全部业务都转型为服务性业务。”郭为曾这样向《财经时报》透露说。
根据这一战略调整,神州数码已改变了原来以产品为中心的事业部划分模式,确立了按照个人客户、中小型客户、企业客户、行业客户等不同类别的服务领域。整个神州数码的结构从原来以产品为中心的结构转化成以客户、以服务为中心的结构,已完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布局。同时,神州数码还将自身完善的分销渠道转变为合作伙伴,两者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共同为最终客户服务。
可以预料的是,在神州数码引进新的投资者,郭为等管理层成为“主人”后,神州数码的IT服务战略也将迈向新的高度。
http://www.ppzw.com/Article_Class2.asp?ClassID=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