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片?纪录片?《命运呼叫转移》向商业片华丽转身
在不久前举行的集团客户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重申,中国移动不涉足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产业,但是,近来热播的《命运呼叫转移》却是中国移动首次投资拍片,从植入广告到投资拍片,引来业界中国移动已经开始“进攻内容”的猜想。中国移动真的开始电影玩票了吗?
截至发稿,记者了解到,《命运呼叫转移》的票房已突破3500万,该片的总投资则在1800万-2000万左右。上映至今,网络上不乏对该片的评论,好的、坏的、鼓励的、反感的。但从票房和关注度来看,中国移动通过文化渗透构筑品牌形象的尝试已初战告捷。
据了解,中国移动不会在这部影片的票房上分成,所有收入归发行商所有。寻常的市场投入,只是跳出了传统的广告载体,采用了电影这种不寻常的方式,一次玩票性质的尝试,无疑也是种有益探索。
商业片形式非移动本意
12月的北京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记者来到北京,了解《命运呼叫转移》背后的故事。据知情人士透露,2007年适逢国内开通手机业务20周年,中国移动作为该领域的领军者,最初的想法是拍摄一部反映20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纪录片。“整个构想最早在2007年3月就启动了,主基调是人与人的沟通,从社会背景反映产业发展。”据透露,由于方向是纪录片,纪实是整体思路的根本。但实际操作后发现在整个移动通信行业演进的过程中,标志性的事件不少,基于手机的真实故事也不在少数,但要真正浓缩成一部纪录片并不容易。此外,中国移动当时还期望这部纪录片能市场化,扩大宣传效果,但发现风险太大。
“在确保事件真实的前提下,我们发现要加入些戏剧化的夸张成分才能更好地说明问题。”《命运呼叫转移》的构想由此而生。
2007年6月,确立以几个真实故事为原型,中国移动开始与包括刘义伟在内的《命运呼叫转移》主创人员沟通。“几经更改,整部影片仍然有瑕疵,但剧情没有太大的硬伤,于是便开拍了。”据介绍,该片8月开机,10月的第一周关机。
沟通创新变成“切入内容”?
影片上映至今,网络上探讨《命运呼叫转移》剧情的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声音似乎集中在情节与中国移动业务、品牌的结合上。有不少网友直指为该片为广告片。在《生之欢歌》中,范冰冰打开柜子取出铁盒时,站立在铁盒上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玩偶令记者记忆犹新。的确,手机定位、彩信、飞信、无线音乐、信号覆盖广、定制“心机”、强调社会责任,所有中国移动“元素”可谓轮番上阵。
褒贬不一的评价,影片推出前后作为投资方的中国移动本身不可能没有考虑过。然而作为一部以移动通信为主线的商业影片,更重要的是如何软化这些被视作广告的内容,事实上与传统广告相比较,这已是既创新又高明的做法。
中国移动有关人士坦言,之所以采用电影这种方式,与传统广告方式用尽不无关系。据了解,《命运呼叫转移》拍摄制作的所有费用均由中国移动承担,但票房收入却全数归发行方所有。该人士表示,中国移动原本就将这部影片的投入作为常规的市场投入。
中国移动方面表示,《命运呼叫转移》的真正意义是创造了一种以电影为载体与客户沟通的新方式。那么通过电影切入内容领域的实质并非其本意?这正是业界质疑的焦点。
类似创意将续演
投资方在意票房,但意不在收入,这样一来发行方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在填塞自己的荷包,何乐而不为。“十二月,赶上贺岁档期,虽然不需要赢利,但也希望能有多点人看。”中国移动方面认为,公司既然有好的平台、丰富的资源去开发与客户间全新的沟通方式,《命运呼叫转移》的诞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据了解,该片起初计划的投入只是400万元左右,但由于投资方和发行方都希望影片能尽善尽美,拍出真正能在岁末与其他影片竞争的影片,投资一度攀升,最终达到近2000万元的水平。
未来是否会继续采用影视作品的形式来与用户沟通?中国移动方面给予了肯定的答案。据悉,中国移动已整理将近一百多个与移动通信有关的故事,最后由中央电视台选出几个,作为纪录片的素材,来体现我国移动通信业的蓬勃发展。不过,中国移动此举,在国际电影电视界似乎也没有先例。
■链接
《命运呼叫转移》捧红诸多“家常话”
“城里人说,他们今儿休息”、“你家GDP多少啊”、“给老婆打电话是大事”,这些看似家常话的台词被《命运呼叫转移》中“三儿”的扮演者葛优一说便显得妙趣横生。另外一句“你全才啊”更是被网络热捧为2008年必火的词汇之一。至此,影片即便被称为长达两小时的广告,也已在观众及中国移动用户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