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TCL宣布战略重组打造投资控股型集团后,TCL集团(000100.SZ)和TCL多媒体(1070.HK)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TCL多媒体在12月14日到20日先后5次回购股票总量达到1670万股(占总股本0.28%)。
与此同时,TCL集团董事长、总裁李东生也在不断增持手中的“TCL系”股票,继今年8月份和9月份4次增持TCL多媒体,使其个人持股量增至2.28%后,在12月17日TCL集团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中,李东生还将认购TCL集团A股定向增发17亿元中的18%。
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股价低迷的情况下,TCL多媒体的持续回购才刚刚开始,其目标是使自己的控股比例提高到40%以上来确保控股权。
记者还获悉,此前普华永道曾为飞利浦投资制定收购或参股TCL多媒体的方案和资产评估,那么TCL多媒体频繁回购与此又有怎样的关系?
TCL多媒体的控股权
12月初,TCL集团宣布战略重组计划,计划将TCL集团的管理模式由以往投资控股型和经营管理型并存转变为投资控股型,这中间TCL集团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就成为公司架构的脊梁,特别是保证对TCL多媒体和TCL通讯的控股权。
在TCL通讯(2618.HK)中,TCL集团100%控股的TCL实业占其54.66%的股权,即使考虑到今年3月向星展银行发行的27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相当于扩大后总股本的9.78%,再延伸1800万美元也就只有16%左右),TCL集团的控股权也不会发生问题。
然而对于TCL多媒体来说,如果今年5月18日发行的可换股债最终真正转股,TCL实业将有失去控股权的可能。目前公司的前三大股东是TCL实业(38.74%)、摩根大通(9.19%)和邓普顿资产管理(5.99%)。
由于TCL多媒体去年亏损高达27亿港元,其经营前景不确定,德意志银行今年5月的发债条件非常苛刻,4.5厘的利息和0.4港元的折让换股价(特殊情况可能为0.3港元)让TCL多媒体面临不小的风险。
在TCL多媒体的发债安排中,发债双方为转股设置了三种价格:0.667港元、0.40港元和0.30港元。按照这三种价格换股后,TCL集团通过TCL实业持有TCL多媒体的比例分别为30.70%、26.78%和24.21%,而德意志银行的比例将相应提高到21.85%、31.8%和38.32%。
当然TCL实业也为控制股权设立了“防火墙”,TCL集团今年5月23日的公告表示,TCL多媒体此次发行可转债,须在供股完成后进行。
在供股完成后,按照上述三种价格TCL实业持股比例将分别为46.50%、40.57%和36.68%,而德意志银行比例则分别为21.85%、31.79%和38.32%。这样只有在非常特殊的价格,即为0.30港元/股时,TCL集团才会失去对TCL多媒体的控股权。
对于控股权的风险,李东生表示,“TCL集团绝对不会放弃对TCL多媒体的控股权,我们已经为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做好了准备,不排除通过在二级市场回购等方式来保证控股权。”
为避免几率不到1%的极端情况,今年8月、9月李东生拿出资金4次增持TCL多媒体4277.6万股,其个人持股量增至2.28%。
12月14、17、18、19和20日五天,TCL实业分别从二级市场回购了50万股、300万股、50万股、748万股和522万股,这五次回购使TCL实业的控股比例提高到39.02%,加上李东生手中的股权则为41.3%,这一比例已超过供股后德意志银行转股可能达到的持股上限。
然而这样的控股比例依然不能确保TCL实业的控股地位,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表示,如果德意志银行届时也在二级市场收购的话,哪怕只收购4%也可能取得控股权;一旦德意志银行与摩根大通、邓普顿达成联盟,其控股权可能超过50%,那么TCL实业的地位将相当被动。
此外TCL多媒体为了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还可能通过减持来获得,任何一次变动都可能导致控股权的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