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要上市了,这一消息成为了近期全球金融市场热议的焦点,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B2B电子商务企业,应该说人们看重的不是一家公司的IPO,而是这家公司IPO的规模,据预计,阿里巴巴也被视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互联网IPO项目。
此前的纪录保持者是腾讯,其IPO总金额为15.5亿港元,仅为阿里巴巴预计的五分之一;阿里巴巴此次IPO也是2003年8月Google上市融资16.7亿美元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网络公司上市融资事件。
作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一手创建并领导了这家企业做到了全球B2B市场的第一,也会从这次IPO中获益,据胡润百富发布的《2007胡润IT富豪榜》,马云以50亿身价的估值名列第8位。不过马云更关心的可能不只是自己持有多少的股份,而是阿里巴巴在IPO后将如何再上一个台阶。
在港上市有利未来发展
阿里巴巴路演第一天,吸引了超过300位投资人到场,截至10月15日下午,素以严格挑剔著称的投资机构,超100亿美元的无底价认购阿里巴巴股票,而阿里巴巴国际配售股份约在85%近7.2亿股左右,机构配售部分已获超过15倍认购,这创下近年来内地香港路演首日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倍数最高记录。
此前,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2006年10月在香港上市路演首日机构超额认购为3倍,招商银行首日为8倍认购,中信银行首日为5倍,复星国际在路演首日及第二天共获8倍认购。
阿里巴巴初步招股书显示,阿里巴巴2006年全年营收13.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68亿元,而2004年营收为3.5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4%,而截至2007年6月30日,公司营收9.57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61%。
阿里巴巴是一家B2B的公司,主要是为中小企业的进出口服务。阿里巴巴此次只计划将旗下从事B2B的子公司阿里巴巴公司上市,以拓展全球性的B2B业务平台。而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C2C网站淘宝网,则不列入上市计划。
据业内人士分析,阿里巴巴的B2B模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没有同类上市公司。而香港作为全球金融和贸易中心,对于中小企业之间的国际性B2B业务更为了解,更能配合阿里巴巴公司的国际扩张战略,这可能是阿里巴巴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点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甚至认为,阿里巴巴上市将意味着中国人第一次独创了一种国际互联网商业模式,唯一可以和Google、amazon、Yahoo、eBay比肩的模式。
未来将向国际扩张
马云和贝索斯的互联网神话都源于20世纪90年代。1995年,贝索斯用3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在西雅图郊区的一个车库中创建了亚马逊。同时,马云辞职在杭州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互联网商业网站“中国黄页”。
随后恰逢国内互联网热潮期,眼光独到的马云并没有跟风。他把握住了电子商务这个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领域,并根据长期以来在互联网上为商人服务的经验和体会,明确了自己公司发展的方向是为全球商人建立一个网上商业信息和机会的交流站点。1999年,以“帮助中小企业成功”为使命的阿里巴巴正式在杭州诞生。
目前,阿里巴巴的买家大多来自西欧和北美,卖方则以中国内地的供应商为主。根据马云的规划,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之后,未来将把供货商的范围扩大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地区,同时也在日本等地设立更多的服务中心。阿里巴巴此次募集的资金,也是主要用于全球业务的扩张和B2B交易平台的完善。
国际市场考验“金身”
流量的不稳一直困扰着中国互联网企业。今天中国.com企业的Alexa再次整体走低。个别企业更是落出了主流行列,曾经稳居Alexa全球排名前50的阿里巴巴一度跌出前50的行列。而阿里巴巴对此采取的一个策略就是雅虎定价排名,企图通过新的业务来挽救其流量急坠、客户流失的危局。
阿里巴巴的推出,曾经一度伴随着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希望。英语专业背景出身的马云为中小企业主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梦:只要你的企业信息上到阿里巴巴,客户就可以轻松找到你。阿里巴巴设立之初,将自己的重点放在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走向海外市场,这更为阿里巴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然而,分析阿里巴巴的流量统计,目前阿里巴巴66.5%以上的访问都来自中国大陆;而来自en.alibaba.comimporter.alibaba.com等真正和外销相关的英文网页的流量,加起来也不到10%。
不过相信随着阿里巴巴在港的IPO,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阿里巴巴,摆在马云面前的可能是如何将阿里巴巴国内市场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国外,只有这样阿里巴巴才能走得更远,也不会畏惧来自环球资源、慧聪、网盛等公司的竞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