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一个企业转型,不管是从左向右转,还是从右向左转,它都会改变企业原有的某些形态,而与这些形态相关的利益因素,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企业转型的风险也就伴随转型而发生。那么,一直做OEM的家具企业,在转型做品牌的过程中,如何控制转型风险,把转型失败降到最低程度呢?
品牌之路要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
家具企业转型做品牌,在本质上是来了适应市场需求而发生的一种内生的、自为的变化,而不是刚性的强扭瓜。因此,家具的品牌路必须与企业自身的特征、自身的资源优势相结合,走一条与企业历史形态相协调的道路,这样,企业从OEM向品牌转型的成功可能性就会更大。不同的家具企业,虽然同是做OEM,虽然同样是同行规模,但企业的特征和资源却有很多的不同,它们都有各自成功之处,也各有所长。比如,有些企业精于生产管理,以管理技术取胜;有些企业则可能依靠政府支持,以更低成本生产来获取优势;另外一些企业,可能是在原材料采购上具备优势,或者具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资源等。也有一些企业在产品创新、产品研发上拥有良好的强大人才力量。
因此,家具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规划时,要深度挖掘企业的历史资源和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和继承企业的优点,进而降低企业转型的风险。
从陈总的公司资源来看,他们更善于进行生产管理,在生产同一家具产品时,他们比别人具有着更低的成本优势。但他们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点,反而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产品创新。这让公司的“老员工”一直无法接受。因为,不管从心理上还是从技术上,他们都不具备从事产品创新的条件。这让员工对企业变革感到恐慌,但在陈总的“利益诱导”下,他们只好硬着头皮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转型失败成了必然。
企业转型之前要做好内外部相关准备
企业从OEM转型走品牌之路,不仅仅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操作问题。离不开各成员的支持。虽然不一定得到全部的支持,但至少得到关键人物的支持。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需要利润,是不会允许由于转型而使企业利润长期下滑或者短期大幅度萎缩的。这就要求企业转型不要一开始就损害大量的员工利益,这样大家才会配合,企业转型计划才能得以进行下去。而企业向品牌转型,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一些成效,大家才会有信心,才不会半途而废。起是激烈的企业变革,起需要在企业中成形更多的共识。
但是陈总在员工不了解企业转型的情况下,强硬地实施了转型计划。这导致的结果是:员工们了个人利益,不惜以牺牲企业整体为前提,以此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当管理层发现运营成本迅速提升,而营业利润下降时,损失已经无法挽回。
另外一个错误是,企业不应该让员工做所有的事情(所有的事情是指:产品从生产、到宣传、到销售、到服务),而应该进行专业分工。让员工做所有的事情,其结果正如他们的客户所反映,有的人喜欢的产品,有的人喜欢的服务,而有些人则相反,这让管理不知所措。当然,如果管理层不对信件置之不理,而是认真对待,其结果也许会大有改观。
家具企业从OEM向品牌转型,意味着重新调整企业各相关部门、包括外部合作伙伴的利益,所以在实施转型计划之前,企业必须从内部到外部都做好准备。
第一,要获得企业内外各部门成员,特别是主要成员的理解。只有大家都理解了,才会支持和推动计划的实施。只有充分利用企业各级成员的力量,就会事半功倍,以极快的速度拓展市场,并成长为品牌。
第二,转型要抓住重点,但不要轻易否定各种策略,不要在短时间内急于统一全部意见。
第三,企业的管理机制必须跟上。
企业做品牌需要选择恰当的转型时机
企业转型风险总是存在的,但选择恰当的时机不但能降低转型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决定改革的成败。家具企业要走品牌之路,选择时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行业时机,二是企业本身的时机。
在行业中,不发展阶段的对企业的需求也不一样,企业发展要适合行业发展的要求。例如,在快速成长时期,企业应该尽量扩大规模,抓住机会打好基础,为下一步发展做铺垫。这个时候,如果企业采取观望态度,会错失良机,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陈总的公司,在这个时候对企业进行转型,从行业层面上看,是非常好的时机,但,从他们企业本身来看,却未必是。
对于企业来说,还需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转型时机。一般来说,最好能在业务上升期或稳定期进行转型。(globrand.com)在这个阶段,企业心态相对平和,能够承受转型发生的阵痛,而且有能力推动转型。但陈总的企业,是在公司利润受压缩,订单严重不足的状态下发生的。公司的这种情况已经让员工在情感上受到打击,再让他们去自己从来没有做过、也不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品牌运作,无异于自寻死路。
总之,控制企业转型品牌之路的风险,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同时着手进行,采取整合策略,才能将风险控制在最小,保证成功走上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