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上市,总免不了被人们评头论足。但是,斯柯达明锐与卡罗拉上市之后,人们对其关注时间之长,所引起的反响之大,远远超出两款车型本身。
的确,如果仅仅就一两款车型纠缠不清,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明锐和速腾与卡罗拉之争,归根结底是大众与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交锋——一场关乎未来全球汽车格局的巅峰之战。
在中国市场上,大众与丰田,一个捷足先登,长时间占据国产轿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另一个虽姗姗来迟,却先后导演了“合纵连横”的大手笔,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那么,大众与丰田在中国市场将怎样展开进一步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焦点何在,结果又将如何呢?
丰田——挑战大众
2005年,当一汽丰田销售汽车18.3万辆,市场份额仅为3.5%的时候,丰田公司就对中国市场提出了更长远的目标:2010年,丰田在华市场份额将提高到目前的3倍,占据10%的市场份额,销量达到100万辆。
不比不知道。这样一个计划到底意味着什么?另一个数字表明,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辛勤耕耘20多年,两家合资企业2006年的累计销量不足70万辆。
“在全球市场上,丰田都是极具攻击性的企业。提出这样的目标,挑战大众的意味非常明显。”一位著名汽车记者说。
为了达到“更长远的目标”,丰田提供给一汽丰田多达9个型号的产品,轿车有皇冠、锐志、普瑞斯、花冠、卡罗拉、威驰,SUV车型则有陆地巡洋舰、普拉多和特锐。尽管广州丰田暂时以一款凯美瑞打天下,但新一代Yaris等产品也在准备之中。可以说,为了争夺中国市场,丰田几乎尽遣所有主力车型。
同时,丰田之所以能够超越众多对手而成为业界“老大”,不仅因为产品丰富,而且有足够的拳头产品。卡罗拉是全球累计销量最大的单一车型,凯美瑞则是丰田冲击北美市场的“功臣”。在中国市场投放最新款的卡罗拉和凯美瑞,表明丰田态度之坚决。
从丰田在华近期业绩看,上市一年销售15万辆,凯美瑞取得骄人的业绩。而丰田的第十代卡罗拉选在去年年底的北京车展做全球首发,更说明卡罗拉在中国市场上是输不起的,特别是在上一代卡罗拉——花冠并不尽如人意的背景下。
再从丰田的销售渠道看,根据该公司的计划,到2010年,在中国的经销商数量将达到1000家。以每家销售1000辆汽车计算,1000家经销商就能确保丰田的销量达到100万辆。2006年,广州丰田一口气开张110家经销店,再加上一汽丰田的经销店,丰田在中国的经销商总数约400家。而在3年多时间内,经销店数目还要扩张1.5倍,丰田咄咄逼人的态势可见一斑。
“丰田当然是有备而来,其目标也许只有一个——誓把大众‘拉下马’。”在北京的某跨国公司工作人员分析说。
大众——夹击丰田
出于羡慕也好,嫉妒也罢,任何一个跨国公司来中国合资合作,无不以大众为赶超目标。因此,对于形形色色的“挑战”,甚至是“围攻”,大众已经是见怪不怪。但是,唯一的例外也许就是来自丰田。
丰田之于大众有着切肤之痛。40年前,把长时间占据美国市场进口车第一宝座——大众汽车“拉下马”的,正是丰田汽车,并促成了大众在北美市场的节节败退。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大众汽车先后与上汽、一汽合资合作,现已经形成非常丰富的产品线,奥迪、大众和斯柯达三大品牌阵容齐整。
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无须赘述,捷达、桑塔纳两大车型分别累计超过100万辆和200万辆,尽管有高尔夫、高尔和开迪等车型的不尽如人意,但帕萨特、宝来、速腾和POLO等还在延续着这一成功。
十分“巧合”的是,就在丰田最新一代卡罗拉上市之际,大众汽车旗下的斯柯达明锐隆重登场。这样,大众汽车就以大众、斯柯达两大品牌,对丰田品牌形成夹击之势。
在中国市场上,大众的“夹击”战术运用得如此娴熟。十年前,在当时的“三大”轿车项目中,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对中法合资的神龙公司形成“夹击”:桑塔纳主攻公务商务市场,而捷达则积极拓展私家车市场,令好端端的一款富康车,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在这种夹击之下,神龙公司至今难有大的起色,并已经退出第一阵容的争夺。
在丰田最寄予厚望的两大车型上,随着凯美瑞风靡市场,卡罗拉也信心十足。对此,先有3月初的大众速腾价格下调,之后是斯柯达明锐上市,大众完成了对丰田卡罗拉的夹击;而“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汽-大众迈腾,也选定在7月11日上市,显然是要联手帕萨特领驭夹击凯美瑞。这样,即使大众的某一款车型不能战胜对手,而“二过一”的结果,赢家最终还是大众。
从市场表现看,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长期占据国内轿车市场的前两位;而一汽丰田在2005年还排名前10名以外,去年才攀升至第7位,刚刚投产不久的广州丰田列第19位。显然,大众还有较强的领先优势。
--------------------------------------------------------------------------------
今年销量将破40万明推新高尔夫一汽-大众驶入快车道
今年5月,一汽-大众夺得国产轿车销售的第一名。对此,一汽-大众总经理安铁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5月实现了终端销售3.5万辆,位居国内各大车企的榜首。而1~5月,一汽-大众抓住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机会,市场销量达到了17321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5%。其中,奥迪取得了3.7万辆的销量,也比上年同期有较高的增长。
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苏伟铭补充说,1~5月,一汽-大众的大众品牌占全国轿车市场份额6.7%,比去年同期增长0.3%。种种迹象表明,今年一汽-大众的销量很有可能会超过40万辆。
安铁城表示,随着大众品牌B级车——迈腾的上市,一汽-大众已经形成了从A级到C级车全系列的产品覆盖。
安铁城强调,去年,大众中国公司宣布在未来几年内,要把发动机油耗降低20%,同时进一步提升排放标准。据此,一汽-大众已经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如捷达车今年10月以后都会达到欧Ⅳ排放标准。
苏伟铭还特别补充:2008年是大众的赞助奥林匹克年,又是推出新产品较多的一年。原有的第四代高尔夫还会继续生产,而且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高尔夫引进到中国市场来。
一汽-大众第一副总经理魏永新表示,企业的利润,直接与销量的增长相关。今年前5个月,一汽-大众销量增长25%,利润的增长幅度也相差不多。
关于降低成本。魏永新说,一汽-大众的降成本工作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现阶段,一汽-大众所做的就是提高国产化率,加大国产化的“深度”。过去的国产化,企业主要是为了完成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现在,我们是变被动地“达标”为主动地提高国产化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有非常好的财务能力,才能使我们有更强的竞争力,才能使一汽-大众在竞争中成功。
--------------------------------------------------------------------------------
附表 2006年十家最大汽车企业及其在华合资企业业绩
单位:万辆
全球排名公司全球销量中国销量(合资)国内排名占全球比重(%)
1丰田901.828.5353.16
2通用874.344.6225.10
3福特(含马自达)786.926.1863.33
4大众588.069.44111.81
5戴-克468.92.13100.45
6现代-起亚377.841.12310.88
7本田363.432.3548.90
8标致-雪铁龙336.720.1385.98
9日产323.821.1376.53
10菲亚特238.43.1991.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