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已落下了帷幕,如何填报志愿则成为了考生和家长重点关注的话题。在面对选择哪所学校和何种专业时,考生和家长总是左右为难,举棋不定。为此本报推出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专题文章,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许多考生在面对热门专业和名牌院校时,往往面临两难的选择,四川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游永恒院长认为:在优先考虑自己未来发展的专业后,再根据自己估计的分数选择相匹配的学校。
游永恒院长认为,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留有余地。如果是想报考重点学校重点专业的考生,在估分的时候要多估30到50分,要是达不到这个分数,被录取的把握就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专业就是选择职业,专业虽然并不能决定某个人将来从事某项特定的具体职业,却基本上规划了未来职业的范围。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材是靠专业打天下,而不是依赖学校;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光是短暂的,而专业才是陪伴人的一生。因此,在填报志愿时,应该超越学校的概念,选择终生喜爱的专业。
同时,游院长强调,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有求其次的思想,一等院校上不了、读二等也可以,二等不行就三等,上不了本科,专科也很好,千万不要有非本科不读的思想。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专业选择要和学校定位、校园文化环境吻合。
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专业
某大学电气工程机械专业大二学生杨进,在谈到当年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她很不好意思地表示,其实自己在填报志愿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对这个专业也不了解;当时只是希望能到成都来读大学,加上自己喜欢理工方面的专业,仅仅通过招生资料便选定了现在的学校和专业。她说:“希望今年的考生们一定要冷静看待热门专业,正确认识自我量体裁衣,结合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专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