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授权”难度大
记者近日在商标局的网站上,对10个的“国际品牌”的注册信息进行查询时发现,申请人名称多数都是一些中国公司。而当记者以寻求代理的名义联系了其中几家后,虽然其一直声称自己得到了国际著名品牌的授权,但大都回避关于商标注册的具体问题,也不愿出示相关的授权资料。
方式的简单化和效果的良好化,让一些假冒国际品牌在层层包装和品牌授权的掩护下,不仅充斥了街边店铺和批发市场,也在一些高档商场和星级酒店内登堂入室。
“台州每天都有商店开张,招商竞争激烈,能把商户吸引来都很难,哪顾得上对商户经营的品牌进行审查。”台州某商场一位负责招商工作的副总经理坦言,许多星级酒店的商品部是承包给个人的,对于其经营的品牌真伪,酒店很少过问。
其实这种“授权”方式几年前在北京等一级城市就已经出现,北京某著名商业街中,就有专卖店标明自己得到范思哲和阿玛尼的监制和授权,几家店铺的商标也与国际品牌非常相似。虽然店铺外“范思哲(或阿玛尼)皮具有限公司监制”的招牌被店家“周期性”的遮遮掩掩,但由于相对低廉的产品价格和这些大品牌的“名头”还是得到消费者的追捧。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些经销商明知某个国际品牌是包装出来的,但仍然会假戏真唱为其代理,因为代理这些假国际品牌的代理费要低很多,从中可以牟取暴利。而在市场上,这些被包装出来的国际品牌和取得“授权”的品牌,可能比正品还要畅销。
在台州某信息网上,一条广告引人注目:“著名法国品牌,享誉数十年。自2000年登陆中国以来,以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质量上乘而著称,因具有原汁原味法国浪漫情怀而受人瞩目。凭借简洁浪漫的设计、传统的工艺、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众多国家……‘登×路’延续法兰西浪漫的传统与情结,为卓而不凡的您增添风采……”而这个“登×路”的名称和商标图案都与著名品牌登喜路极其相似。
按照广告的联系方式与该品牌负责人取得联系后,这位负责人对自己品牌的“血统”也毫不避讳,直言自己不是洋品牌,和登喜路也搭不上边,而是来自国内一个沿海城市。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宣称自己得到国际著名品牌监制和授权的做法是在打侵权假冒的“擦边球”,不过同样可能遭到追究。“如果没有获得品牌持有者的授权而私自打出授权招牌,是会构成商标侵权的。”台州市商标事务所负责人盛丹说。
台州工商部门相关人士也表示,如果一个品牌把自己吹嘘成国际著名品牌来误导消费者,给消费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相关法规处置。如果未经授权而冒用他人商标,数额重大的,还将被移送到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但该负责人同时也表示,事实上,对于在海外注册空壳公司回国做授权代理的情况,由于工商部门取证困难,所以仅靠工商一家来进行监管,难度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