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行情成财富增值催化剂
富人们的财富增长空前加速,股市大涨是一个重要原因。2006年,在股权分置改革继续推进及国内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A股市场展开了一轮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上证指数全年涨幅达130.43%,深圳综合指数涨幅达97.53%,截至2006年12月29日,沪、深两市总市值为89403.9亿元,较上年增长175.68%,占GDP的比重已达49.62%。股市大牛,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富人财富也随之大大增长,如苏宁电器的掌舵者张近东的财富即由去年的32.5亿元大涨至今年的109亿元,排名由去年的47位升至今年的跻身第十位,显示国内股市首次成为本土富人的创富主场,像施正荣那样的中国富人海外制造的局面正在改观。
富人榜中“最快成长50人”和“最快跌落50人”排名,反映了一年内财富变化最大的群体。分析本届“最快成长50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因为拥有A股上市公司而获得最快成长的富人大幅增加,比例达到28%,去年这一比例仅为20%。股权分置改革及国内股市的兴旺,正成为中国富人财富增长的催化剂。例如,福耀玻璃(600660)的曹德旺家族去年财富为12亿元,排名184位,而今年的财富大幅增长565%,达到79.8亿元,排名也上升到第24位;金发科技(600143)的袁志敏、熊海涛夫妇去年财富为7.2亿元,排名343位,而今年的财富大幅增长417.1%,达到37.2亿元,排名也上升到第85位;用友软件(600588)的王文京、三一重工(600031)的梁稳根也是类似情况,财富在去年都获得了高速增长。上述这一类人正成为股改的最大受益者。
不仅如此,国内A股市场日益强大的造富功能,似乎正在吸引那些已经有了海外上市公司的富人们的高度重视,最近,分众传媒(FMCN)的江南春和国美电器(00493.HK)的黄光裕纷纷表达了回国内上市的强烈愿望。
金融股成就“富人中的富人”
2006年的股市中,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平安保险等所属的金融板块表现优秀,涉足金融投资的富人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虽然民营资本进入金融行业面临较高门槛,但门槛高也意味着进入之后的利润回报相对丰厚。2007年,金融行业富人的人均财富为44.6亿元,较上届的22.2亿元大幅增长100.8%,成为2007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人均财富最多的行业,金融行业富人也成为“富人中的富人”。
值得一提的是,史玉柱、刘永好、卢志强、张宏伟、李兆会等投资民生银行(600016)的富人们在去年获得了可观的回报,虽然他们的主业并不是金融,投资银行充其量只能算是多元化经营的一角,但是去年民生银行股价大幅上涨341%,成为了他们财富增长的最大引擎。以史玉柱为例,他持有的民生银行(600015)和华夏银行股权价值就达到39.69亿元(以2006年12月31日股价计算),相当于他全部财富的75%。
平安保险(601318)仍然是金融行业富人的大本营,本次金融行业上榜的10位富人当中就有9位来自平安,较上届增加2人,上届来自平安的金融首富刘方下榜,而广东人朱炳洋、海南人王伟、深圳人林立上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2005年12月30日,刘方将其在裕昌隆工贸的75%的股权以1312.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海南人王伟,将其在恒丰永业的80%的股权以1400万元转让给了广东人朱炳洋,就这样,目前价值过百亿元的平安股权以区区不到3000万元的价格转让了,于是今年的富人榜就多出来两位“新贵”王伟和朱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