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表现城市的律动”
为了切合爱玛仕进驻中国10周年的主题,带给消费者更中国的印象和概念,丁乙最终拿出的作品,取名为rhythm of China,中国韵律。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封快递邮件送到了丁乙手中,打开一看,正是由爱玛仕上海区域转发的一封来自法国总部的确认函。信件中有一张图片是丝巾最终的定稿,于是,记者第一时间和丁乙一起看到了9月即将上市的新品彩色图纸。
这件作品与丁乙工作室里的其他画作有很大区别。考虑到丝巾的尺寸和大幅画作产生的视觉冲击感的不同,他按照比例缩小,让色彩和构图显得更加细腻。虽然仍是他一贯的“米”字图结构,但放弃了艳粉鲜绿、数码感十足的近期画作风格,转而采用了黑色作底,镶嵌着颇具神秘感的棕红、浅褐、墨绿等颜色,基调与傣族风情的服装略有相似,让人一眼看去便联想到美丽动人的少数民族的舞蹈,沉稳中富有律动感。
丁乙说:“其实我想表现的应该是城市的律动,就像在上海,在繁杂下忙碌的跳动的城市的节奏。”
丁乙还细心地指给记者看,在丝巾的两个对角处,他将“米”字改为了“H”,“这也是为爱玛仕而特地做的改动。”
在丁乙看来,这可是一个大的让步了。
“设计费相当于半幅画”
谈到报酬问题,丁乙说:“对我来说,这点经济回报不算什么”。据他自己介绍,此次合作收入分两部分,第一是设计费用,第二是50年的版税,即每卖出一条丝巾提取相应版税,具体多少数字,丁乙不肯透露:“没办法,这是行业规矩。”
“设计费用,说实话,相当于我半幅画的市场价格,所以我真的无所谓。”丁乙现在工作室200多平米的规模,仅房产价值就以千万计,加上每年展览和出售画作的收入。设计费用的数量在其资产中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
“我没有考虑钱的问题。”丁乙如是说。这或许是艺术家的无奈,因为他实在无暇和商人、律师讨价还价;这也或许是他的精明之处,因为合作总是一步一步开始的。
在丁乙收到的邮件里,记者还看到了一条重要的信息,爱玛仕正试图说服他答应,将这个丝巾图案用作今秋男装衬衣的布料。看中这款图案的VERONIC NICHIAN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男装设计师,他从事爱玛仕男装设计已有17年。信函说:“我们相信,可以穿着你的作品,应该是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吧。”
“现在他们正在替我向巴黎总部询问关于版税的问题,不知道会不会有第二次合作。”丁乙的话仿佛谨慎了些,但他自信的笑容和会意的眼神却已透露出十足的把握。
“我的目标是蓬皮杜画廊”
“我相信,任何一个艺术家都不会把自己的作品挂在别人脖子上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丁乙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非常严肃,“我仍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现在蓬皮杜画廊里,呵呵,那是一定的。”
丁乙现任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传达设计分院的教授,最近他正打算在学校开设一个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专门从事与美术相关的商业运作。“我正需要这样的案例,机会就来了,现在看来这应该是我最大的目的了。”
9月在一步步走近,丁乙已经成了爱玛仕十周年庆典的重要人物,不仅因为这款丝巾,更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原本定在城市规划馆的庆典,在丁乙的建议下,改在了上海美术馆。
“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艺术气息。”这也是丁乙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对艺术的再一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