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国美和厂家,插足与被插足的暗怒隐忧


[  《中国经营报》    更新时间:2007/4/14  ]    ★★★

    当大中、苏宁暗自角力地拉开一场奢华谈判战的序幕之时,不知不觉间被甩到牌局之外成为第三方的国美,和一直无力参与其中、只能任听摆布随之沉浮的家电厂家们,又是作何感想?

    国美大为光火

    事实上,正如苏宁所预料的,对于被大中突然甩开一事,国美大为光火。某与国美高层关系极其密切者称,国美内部已将大中的这一举动定义为“违背商业道德,是对法律与协议的极端不尊重”。

    据该人士透露,在国美看来,前期大中与永乐的合并协议,绝非如大中所言“已经解除”,而是依然有效:“这就像一对夫妻已经领了结婚证,但后来妻子有所不满,便单方面宣称已经离婚一样,这能被法律所接受吗?更何况在法院未判决离婚前,妻子还已经勾搭上了第三者,甚至扬言要再婚,这是不是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呢?”

    而对于大中所强行扣留的1.5亿元定金,国美也十分不满。事实上,在“中苏合并”传言传出前两周,大中广宣部总监罗连曾对记者表示:“内部已制定了向永乐退还部分定金的方案”。但国美总裁陈晓在一周前听闻该消息时,则当即冷笑着表达了强烈的不屑情绪。“什么叫退还一部分呢,那钱本来是谁的?!”陈晓对记者表示:“对此事,国美有着良好的心态,相信总会辨出是非曲直。”

    “更何况,大中至今还强行扣押着永乐将近8000万元的货物。”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国美认为,“如果大中真的是诚心解约,就应无条件退还1.5亿元定金和全部货款——否则,在仲裁庭未做出‘协议无效’的裁决前,国美作为永乐的控股方,就完全具备执行合同的权利和义务。”

    而陈晓也在两周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公司始终在与大中保持接触,始终希望‘和为贵’,”并透露,“仲裁庭的态度也是明显希望我们能够协调解决。”

    但可惜的是,对于国美的“友好”意向,大中显然毫不领情。“在仲裁庭上,国美确实要求裁决‘协议解除’无效,并进行了诸多举证及理由阐释。不过我们的态度很坚决——即便国美再多给10个亿,我们也决不会跟它谈!”大中电器总公司财务总部战略发展顾问楼申光向记者表示,“张大中对陈晓讲假话、隐瞒事实、设圈套的做法非常不满。其坚持要提出仲裁的目的,也正是要公开谴责永乐缺乏商业诚信、不道德的行为,而非看重经济利益。”

    “想跟大中再谈合并,除非先了结和永乐的协议。我们要求谈判地位的平等化,而决不能是被捆绑购并。”楼申光对此十分坚决。但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国美的态度则是:“我们没必要和大中重新谈判,即使有谈,也只会是在协议基础上的沟通。国美会积极维护此前的合同。”

    如是看来,尽管上述消息人士声称国美并不急于采取任何“阻挠”行动,但来自国美的积极打压和破坏因素仍的确不可低估。

    厂家暗添隐忧

    与想象中不同,厂家对于被外界盛传的此事,竟大多表示尚未十分关注。“现在这事捕风捉影的,是真是假还说不清,感觉更像是大中在放出风来迫使国美就范。”某外资家电品牌销售老总如是认为。而不少家电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了类似观点,并称“现在还不太紧张。”“我想,就算大中真想被苏宁收购,也至少会拖过这个‘五一’,因为此黄金周势必带给大中不小的销售收入,从而可进一步增加其与苏宁的谈判砝码。”某国产家电品牌宣传负责人如是分析。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承认,此事一旦成真,对厂家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很可能会涉及到双方合同的重新签订,甚至不排除货款会被顺势扣押、再不归还的可能。”一外资家电品牌经营层负责人心存担忧地表示。而另一企业老总也认为,这还会影响到厂家原先在大中的“无形资产”问题:“比如双方合作培养起的专一消费群体、他们对品牌的认可、及厂家与渠道的合作人脉关系等等——如果这些全部作废重新建立的话,势必要耗费极大人力、财力与精力。”

    也正是因此,不少厂家均表示,对于“中苏合并”传言,他们更关注的是“此两者将会如何清理资产转移及债权债务关系”。“如果能够像国美合并永乐那样,只是资本结构产生变化,而法人主体未发生转移,并继续保留大中的牌子,则对我们的影响还会相对少些。”某家电厂家负责人如是期盼着。

    而除了资产问题以外,“厂家的‘渠道平衡’政策也会因此被牵连受到重大影响”。某家电企业老总在听闻“中苏”合并传言后的第一反应,即是如此。据其分析,如果此事成真,则一些小品牌很可能会因流通行业门槛抬高,而被“双寡头”要求被迫“站好队”;而其他大多数厂家尽管还是会想要保持“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的“多边政策”,“但能否如愿便不好说了——毕竟,谁能知道黄光裕和张近东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事实上,厂家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因为2006年国美进入南京一役,至今令他们记忆犹新。当时,在“地主”苏宁的压力下,尽管黄光裕亲自出山,绝大多数厂家仍仅敢派出“二把手”出席国美峰会,其前其后的诸多花絮令人回味至今:原本计划出席国美会议的TCL副总裁袁信成甚至在刚刚飞抵南京机场后,又立刻买了一张机票打道回府,并因此遭到国美随后撤掉所有促销员并将TCL彩电打折甩卖的“惩罚”;而苏宁亦将当时派出多媒体事业部总经理匡宇斌这一较高级别领导参会的康佳全部货品打8折甩卖,匡宇斌亦于不久后黯然离职;至于当日同样出席了国美会议的海信杨云铎,据悉后来也是在董事长周厚健的带领下,专门去苏宁“登门拜访”后才算“摆平”。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整合,过去的“五分天下”、“三足鼎立”时代,又很可能将进一步演化为“两虎相争”,国内数百上千个家电品牌,似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双寡头”的竞争终极“武器”,去面临一场新的血雨腥风。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达能娃哈哈时空错位的攻守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腾讯百度将上演中国版数字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