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音音 率性如我
第一次见到王音音是在一个时装秀的后台。当时已是快晚上9点了,演出却才刚刚结束。嘈杂而拥挤的后台,模特在换衣服,工人在挪动器材。为了这个演出她和助手忙了整晚,连饭都没吃,可目光依旧很有神。当时对她的感觉是很男孩子气,和名字有些不相称。而对她更深的认识则是来自这次采访。
A 曾经的漫画女生
音音的打扮很帅气,黑色短外套,还戴了顶同色的鸭舌帽。让本就短发的她显得愈发精神了。我听说她以前学过油画,但今天才知道她最早其实是个漫画迷。和许多那个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一样,音音对《圣斗士星矢》的喜欢非同一般,更因此喜欢上了画漫画,但真正接触油画是在读高中的时候,良好的油画功底为她之后申请赴法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好奇地问她为什么没有继续学油画而是选择了时装设计?她说:“我本来是想去美国深造油画的,但觉得画画可能还是个需要实践多过学历的东西,于是就放弃了。”她将自己的画作寄到了法国ES-MOD PARIS设计学院。对她来说,相对于画画的纯艺术而言,时装设计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要高许多,发展的空间也大了许多。就这样,在完成了大学课程后她离开家乡昆明,独自一人踏上了去法国的留学之路。
B 我比法国人辛苦许多
那是个以浪漫出名的国度,似乎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知道如何享受生活,但这些都不属于王音音。学校是出了名的高压,4年的课程被缩短到了3年。仅在第一年就已经有1/3的学生因成绩不佳而被开除出校。幸免于难的音音也未必好到哪里去,整整一年间,她都在油画与设计的理念转换中艰苦地历练着,“画图漂亮,不见得(照此)做出的衣服也漂亮,平面和空间还是有差别的。”开始学设计后她才意识到做时装的辛苦,“我原本以为它很简单,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这样。”而曾经让她骄傲的油画此时反而成了她的障碍。学校没有假期,即使是圣诞节,通宵熬夜成了一种习惯。音音因此落下了神经衰弱的病根儿,即使现在睡眠也很糟糕。第二年她拿到了全年级的第一名,音音说:“那让我很兴奋,整个人的自信心也建立起来了。”出色的毕业秀给3年的留学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C 感动周围的人
在法期间,她在GALLERIE、KANZO等许多一线品牌内实习过,也曾为是否要留在法国而“斗争过”,可最终她选择了回国。“还是觉得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感觉比较好,没有漂浮感。”回来后的她先是在有“服装市场”之称的杭州工作了一段时间,“国外和国内的环境差距很大,我必须尽快适应国内的市场。”去年6月音音来到上海并在一家比利时公司担任起了服装设计师。她说自己年少时也会有许多抱负,甚至可以省略中间的过程,直接想象最美好的结果。可辛苦过后就明白了凡事都要经历过程的道理。所以她不会急于创立自己的品牌或店面,但这并不代表她放弃了曾经的梦想,只是她懂得了稳扎稳打的道理。儿时因为腿伤而放弃了做舞蹈家的她终于抓住了自己的时装梦,相信她更懂得何为珍惜。作为一个设计师,她并不赞同那种艺术家性格过重,时装毕竟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她说:“好的设计师不仅要能创造出自身满意的设计,更要有能力带动并感染周围的人。”
后记
采访结束后,两位中国女设计师的成长经历带给我许多感慨。学有所成的两人在回国后选择了不同的创业方式,并各有所成。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打造中国时装必先有一批优秀的中国设计师。“中国女孩儿有能力为天下爱美的女孩儿去设计服装。”我想叶明子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中国设计师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