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专家首提改名“普洱”遭搁浅
真正提及更名始于2001年。当年4月,黄桂枢在第三届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茶有关的普洱思茅地名新考释及其建议》,并首次在全球普洱茶专家面前提出了思茅地区“地改市”请改名为“普洱市”的建议。 黄随后将这份建议提交给思茅地区人大工委,建议未予采纳。2002年2月9日,不服输的黄再次“上书”思茅五套班子请求考虑改名事宜。不同的是这次联名“上书”的包括时任农业部农业司专家组总顾问、高级农艺师高麟溢等18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黄回忆:“这次动静闹大了,地区行署就出面搞了一个民意测验,结果同意改‘普洱’市的未能超过半数,加之思茅‘地改市’工作迫在眉睫,决定改名普洱一事暂缓。”于是,由专家、学者发动的首轮“普洱”改名被迫搁浅。
2005年
通过论证结果
2004年4月17日,思茅正式撤地设市庆典,民间谋划改名的呼声日益高涨。2005年的思茅市“两会”上,更名要求已从全市范围内的民间动议上升到团体指导,政协提案、人大议案有增无减,根据市人大形成的更名议案,思茅最终作出了更名申报的决定。
2005年7月13日至14日,云南省、思茅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名科学、民族学、语言学等专家学者18人齐聚思茅召开论证会,通过实地查看,听取市情和更名情况,从普洱地名历史沿革、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的弘扬等多角度,多领域进行分析论证,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普洱”历史上就是现在思茅市的传统称谓。三地更名属于传承历史,是传统称谓的还原和历史地名的复位。在现有辖区范围、隶属关系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的前提条件下,符合《地名管理条例》中有关更名的规定,通过论证结果。
2007年1月21日
更名获国务院批准
2005年8月4日,思茅市政府将更名请示报省人民政府审核。省政府于2006年4月初将思茅市更名普洱市的请示转报国务院审批。半年后,思茅市又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思茅市更名申报的请示,力陈更名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提升品牌效应。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记者 许建龙 毛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