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热点报道 >> 每日关注

全球变暖催生“毒鱼”


[ 张竞文 海峡都市报社    更新时间:2007/4/2  ]    ★★★

    全球变暖,海洋同样遭灾。美联社4月1日报道,全球温度升高给鱼类带来不利影响,一些鱼体内蓄积的毒素不断增加,因食用海产品引发的中毒现象时有所闻。

  鱼汤中毒

    去年夏天,菲律宾港口城市伊洛伊洛的罗亚一家聚在一起共进礼拜天晚餐———滚烫的梭鱼汤。数小时后,喝过汤的6人全部感到极度不适。与此同时,附近的另外24名邻居也遭遇同样问题。其中一些人抱怨全身麻木,另一些人感到腿部无力,还有人说不出话,有的甚至根本张不开嘴。

    他们随后被送往伊洛伊洛一家医院接受治疗。起初,主治医生波尔蒂戈以为这些人是重金属中毒,但听说他们食用了梭鱼晚餐后,他把鱼肉取样并送到首都马尼拉化验,结果表明这些人中了西加鱼毒。这是一种罕见却极为致命的赤潮藻毒素,人们食用体内有西加鱼毒的鱼类后极易中毒。

    波尔蒂戈说,尽管他们已无大碍,但有些人在治愈后,偶尔还会有身体局部疼痛。

  波及全球

    西加鱼毒最初由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藻类分泌产生,在经由“藻类—草食性鱼—肉食性鱼”的食物链传递中,毒性逐渐加强。西加鱼毒在南太平洋、加勒比海以及印度洋的温暖水域早被熟知。南太平洋的许多岛民在食用鱼肉之前,会先让狗尝鱼“试毒”。

    近十年,西加鱼毒传到了亚洲、欧洲以及美国。在这些地方,饭店开始大量向食客提供鲜美的珊瑚鱼类,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也在增加。专家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万西加鱼毒的中毒者。

    科学家说,现在,人们中毒的危险系数更高。因为温室效应和污染物的排放,海水温度上升,污染加剧,珊瑚礁附近的有毒藻类大肆生长,而包括石斑鱼和梭鱼在内的数十种海洋鱼类都在珊瑚礁附近觅食。它们捕食有毒藻类的小鱼后,这些化学毒素便在梭鱼等鱼类体内富积。

    无药可救?

    然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找到有效方法直接测出一条鱼是否中了西加鱼毒,因为构成这种毒素的分子极为复杂,并且不同地区呈现的分子特点不同。不仅如此,针对这一毒素的解毒剂还没有开发出来。

    更糟糕的是,一般医院也没有完善的设施诊断患者是否中了西加鱼毒。因为中毒者症状多样,医生有时会将中毒误诊成疲劳症或其他疾病。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网页成为病毒传播新途径,个人隐私...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戴尔三款笔记本提供一年免费防盗服...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