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个性化定制模式,也同时让九钻有了自己的个性定位,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大幅度降低了九钻的压货成本。“我们把钻石和钻托分开放着,可以随时提供数以万计的不同款式,但传统店面大部分产品都是先做好的,这样要么款式少,要么就需要巨大的库存量。”陈斌算过,拥有同样数量的款式,九钻只需要传统店面20%的库存量就够了,可以节省很多的成本。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这种网上网下相结合、个性化定制的钻石销售模式,已经逐渐被接受,由于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开了店,所以销量也集中在这两个地方。“现在一个月的销售额有几百万了,而且增长很快。”陈斌透露,“今年二月份有情人节,销量一下子比一月份增长了一倍,到五月份,销量还能比二月份再增长一倍。”他的目标是,到年底的时候,月销量能够向一千万靠近。
梦想
早日登陆美国纳市
九钻成立刚一年的时候,便遇到了一件好事,上海交大科技园慕名主动邀请其搬入位于交大校门口的写字楼。在上海,这种位于市区的科技园极少,所以办公场地很抢手,被邀请迁入是一件既划算又体面的事情。
在陈斌看来,另外的一个好处是这里的创业氛围很好,很多公司都将目标锁定在了全球各大资本市场。眼看着九钻月销售量过百万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还在快速递增,陈斌开始相信自己距离纳市已经不太远。曾经有人问他距离成功还有多远,这时候手机正好响了,于是他很得意地拿出手机:成功跟它差不多,随时可以掏出来!
然而,说得痛快,要真正“掏出来”绝非易事。到目前为止,九钻的业务仍局限于上海北京两地,每个月数百万的销量,对纳市来说也只是个零头。这些天,陈斌一直在犹豫一个事情:是立马向全国扩展,还是先把上海北京的市场做得更扎实一些?!
扩张吧,需要资金、团队、网站系统、店面同时跟进,中间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这样可能会影响到刚刚稳步发展起来的上海北京业务;不扩张吧,整个销售总量最终肯定难以做大,登陆纳市便只能是一句空话,而且还可能给潜在的对手留下更多机会。
3月30日,当记者离开上海时,陈斌依然没有做好这个抉择!
■记者观察
九钻门前几道坎
成功的创业,莫过于用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去取代原有的商业模式,九钻干的正是这样的一门生意。然而,要改变延续千年的钻石生意模式,从一开始就不是件省力的活儿,多少个坎摆在前面等着九钻去跳呢!
先是入门。电影看得多的人不会没见过这么一幕,几个戴着礼帽的黑衣人,走进某一处大房子,打开满满一箱子的钞票,换走一小袋闪光的“碎玻璃”,然后匆匆消失在小巷中,这描述的正是神秘的钻石交易。“还真的是这样子!”走进这个行业之后,陈斌才知道这里面确实水很深,“陌生人你就是拿着钱,很可能也买不到货。”组建九钻的时候,几个发起人找来了一家老牌珠宝行参股,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算是被引入了门。
接下来是安全。在美国,Blue Nile开个网站就开始卖了,但在国内,网上骗人的事情多了,买本书都可能是盗版的,凭什么让人相信你这卖钻石的!为了让顾客有点信心,九钻在线下开了店,为了让顾客相信产品质量,九钻所有售出的产品都配有国际证书,所有的货源都来自上海钻石交易所。但安全问题远不止于这些,库存过程、支付过程、配送过程,每一步都可能出现变故,只要一单生意出现问题,对于这个本来就脆弱的新网站来说,都会是巨大的打击。
往下说就是品牌问题。曾经有一个朋友直接告诉陈斌,“我想给弟弟送个钻戒,但是在你这里买感觉没什么档次!”陈斌一五一十一番介绍之后,总算拉住了这个顾客,但显然,陈斌没法向每一个想买钻戒的人做推广,九钻需要一个与“钻石”相匹配的品牌美誉度!而这注定将是一个漫长而费钱的过程。
除此之外,九钻似乎还需要一道行业壁垒。再好的生意,怕的就是引来一窝蜂一样的同行争抢。到目前为止,网上卖钻石这样的生意,似乎还没有被很多人看好,著名的电子商务前辈王峻涛,在听到这门生意的时候连呼“难做,难做!”这样的看法,对九钻来说应该是个好事,但从长远来说,除非九钻的生意做不起来,否则这种看法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传统的珠宝商可能也会上网摆个摊,普通的生意人也会忍不住进来分杯羹。如何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先建立起一道壁垒,让后来者无法轻易接近自己,对九钻来说,是眼下非常关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