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康师傅推出福满多系列产品,零售价格0.5元,在国内销售是红极一时,一时间,大江南北到处都是福气多多、满意多多,在此之前,国内的平价面只有华丰这一只产品,1999年年初,康师傅推出超级福满多系列产品,创造国内第一支售价1元的产品,之后华丰推出华丰2000,曾经在诸多区域两支产品打得异常火热,而到了2007年,华丰2000早已不见踪影,国内的中平价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价面自2003年后诸多品牌崛起,如华龙日清的今野拉面,白象的大骨面、牛面,锦丰的味之家系列,斯美特的思圆系列,与超福相比来看,量价比优于超福,同时在口味上也不输于超福,统一也早就推出了好劲道系列,但是销量也是差强人意。
目前在北方的农村市场很难看到福满多的踪影,福满多的下乡行专案曾经也推广得很成功,至今在西南、华东、华南都是优势品牌,但在北方后来为什么又失去了农村市场呢,是自己的产品力的太弱了?网络不够健全?自己的业务团队不如竞争对手呢?还是客户经营的问题呢?
  康师傅于05年成立了福满多公司,专门经营中平价面和干脆面,试图把康师傅和福满多这两只产品分开经营,经营团队和通路都分开;福满多公司成立后,公司的管理体制按照原有康师傅的管理体制去执行,销售人员是原有的康师傅销售人员为班底加上新招募的人员,进军农村市场,而且还收购了在北方地区大名鼎鼎的一宛香,但是在农村市场的经营可以说是不尽人意。康师傅的产品品质不会比华龙和白象等其他产品品质差,产品成本也不会比其他竞争对手的成本高,人员的专业素质也高,成本大家都差不多,但公司在成立不到2年就康师傅合并了。
从上面我们分析来看问题主要出在3个方面,
  1、  产品:康师傅一直致力于高价面的经营,对于中平价面的经营相对重视得不够,福满多系列从上市以来一直只有福满多和超级福满多这2个系列,产品的口味也不够丰富,中平价面虽然推出了好滋味和购入了一宛香,但是好滋味也只是在城区经营;其他国内的企业,如华龙、白象不断在中平价面上推出新的系列,口味也非常多,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口味需求;
我们首先从产品上来比较:
| 
 厂家  | 
 华龙  | 
 白象  | 
 锦丰  | 
 思圆  | |
| 
 品牌  | 
 福满多  | 
 今麦郎  | 
 白象  | 
 锦丰  | 
 思美特  | 
| 
 产品结构  | 
 中、平、干  | 
 中、平、低、干  | 
 中、平、低、干  | 
 中、平、低、干  | 
 中、平、低、干  | 
| 
 中价面产品  | 
 只有超级福满多一个系列  | 
 主要今野拉面,东三福、今道三个系列  | 
 主要有大骨面、牛面、东北大骨3个系列  | 
 主要味之家、牛面系列  | 
 主要为思圆  | 
| 
 产品诉求  | 
 量大、福气多多满意多多,  | 
 面条筋斗,弹性  | 
 大骨熬汤,营养  | 
 家常美味  | 
 圆面饼  | 
| 
 口味特点  | 
 SKU少,多年不变  | 
 SKU较多,地方口味多  | 
 较多  | 
 较少  | 
 地方口味为主  | 
| 
 媒体投入  | 
 大量  | 
 大量  | 
 适量  | 
 不投入  | 
 少量  | 
 
  从产品分析来看,量大不能作为特点,而其他品牌的口味丰富,还有骨类这一新的品类诉求,可以说福满多的产品和品牌已经老化;而其他跟进的对手也在不断树立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