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的及时雨
事实上,自去年8月底有关方面正式出台DVB-TH标准后,凌讯科技和上海高清正大力对其进行产业化,然而资金显然是最大难题。由于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一些产业链环节厂商还在举棋不定。
创维、康佳、长虹等企业虽然推出了使用凌讯科技芯片的终端产品,然而这部分芯片的数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其业绩贡献还处于萌芽阶段。
凌讯科技中国区销售总监王劲毅甚至表示,"由于离标准强制执行还有一段时间,目前与创维合作推出的系列产品,只是为了向上级证明'地标'的产业化是可行的,并抢占市场先机。"
尽管芯片销售并不顺利,但凌讯科技和上海高清对地面数字电视的"圈地",却必须进行,这显然需要更多的投入。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员会高级顾问章之俭表示,"8月1日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包括了配套标准制定、频道规划等,而凌讯科技等企业在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圈地,从地面发射和接收设备,甚至包括机顶盒,投入很大。"
此前,上海高清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的3000万元政策性贷款,但这只是其在上海、湖南等地布局的费用,显然上海高清要继续"圈地",还需要更大的投资。
对于凌讯科技来讲,来自英特尔等的这笔4000万美元的投资,无疑是其推进标准产业化进程中的一场"及时雨"。
对于英特尔投资的注资,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政表示,"虽然我们之间有竞争关系,但是对整个地面数字电视来说这显然是件好事"。
曲线标准话语权
与国内一些厂商一样,其实ADI也深知投入中国移动电视市场的风险。
Ray Stata以欧洲的DVB-H标准举例说,尽管该标准在技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由于商业模式的原因,一直未能展开应用,在运营商收费、与政府交涉、内容制定等方面,都难以得到统一的意见,"中国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境"。
但Ray Stata同时指出,与其耗在这些不定因素上慢慢观望,不如看准目标,快速切入,以抢得话语权。
事实上,此前ADI已经与大唐、华为等厂商,在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上,进行了芯片方面的合作。
"在中国的DMB-TH标准颁布之前,我们就与凌讯科技展开了合作,要不我们也不会这么快就拿出成型的解决方案。"郑永晖的话意味深长。
对于广电系统推出的中国另一个自主移动电视标准STiMi,郑永晖表示,ADI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支持方案,"但我们也在关注这些新标准的动向"。
分析人士认为,外资对中国标准的提前切入,显然是对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新反应。
WAPI产业联盟副秘书长秦志强就表示,"在无线传输领域,WAPI一直拒绝英特尔的染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与此同时,"闪联"对英特尔的入盟要求也予以回绝,因为英特尔主导的DLNA联盟与"闪联"存在竞争关系。
对于DVB-TH产业化层面引入英特尔投资的做法,凌讯科技CSO董弘称,"英特尔的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化,不会参与核心技术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