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做成“产业”
作为一个产品,如果仅仅停留在表象,将无法达到消费群的拓展。因此,需要打破常规框架,极大地发掘内涵,形成产品链的产业化、传播面的产业化。
提到少林寺,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少林功夫,这得益于1982年首部在少林寺拍摄的香港功夫片《少林寺》。释永信说:“这部电影就像为少林寺做了一个大广告。”但是,这个广告所代表的少林寺产品太单一,甚至表象。
因此,释永信并不甘心将武术仅停留在“术”上,他还提出了武术禅的概念,“我要把少林文化上升到‘学’的高度,像’东方学’一样成为一门‘显学’”。为此,永信方丈和清华、北大、人大等几十所大学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这样,可以把少林寺文化得到很好的发掘和传播。
其实,这种“学”还不仅是简单的学术,还包括借势文化活动。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2005年10月,由少林寺和郑州歌舞剧院联合编排的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北京保利剧院亮相。随后,该剧与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达成协议,《风中少林》赴美演出两年,约800场,演出收入预计达800万美元。这场浩荡的演出,也是一个产品的发掘,为少林寺的品牌再次增辉。另外,少林寺还独家授权网络游戏《少林传奇》。另外,和网络游戏同名动画《少林传奇》也已经在海外20多个国家地区以及台湾、上海电视台进行了播放,并获得了较多青少年的喜爱,多次收视率达到第一。这一切都显示少林文化的传承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渐渐融入了科技生活领域。2006年,河南卫视发起为999对新人祈福的祈福会,也被安排在少林寺。
2006年3月底,由少林寺和深圳卫视共同发起的“中国功夫之星电视大赛”正式启动。这个形式酷似“超女”的电视选秀大赛,共设深圳、北京、郑州、沈阳、成都、上海6个国内分赛区,及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6个国际分赛区。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对“德、武、艺”多项素质的考评,从参赛者中选出108名好汉。甚至还被称为与《超级女声》相得益彰的《超级男声》。大赛选出的“功夫之星”将出演少林功夫史诗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之僧兵传奇》以及其他一系列以“中国功夫”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并且将在好莱坞制作的系列电影《新少林寺》中出演角色。时下,电视剧《少林寺僧兵传奇》已经找到了投资方。而同名电影的拍摄也正在和好莱坞的一些影视公司积极联系。而少林寺监制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也已经启动。
其实,少林寺做的轰动活动远不止这些。而这些举措说明,只有要把单一产品做成产业,才能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少林寺的核心产品就是禅宗和武学,但是,少林寺通过商业驱动文化,如舞剧、武僧巡演、网络游戏、功夫大赛、音乐大典等形式,把一个产品做成了系列化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再次促进了产品的增值。也终于使得少林寺与时俱进,为中华文明融入世界文明。更为我们企业树立了一个鲜活的典范。
实际上,作为一个产品不能过于保守。释永信说:“传统的东西越保守,路就越窄。”2004年,少林寺在网上公布了医药和武功秘笈。“‘少林文化’包括禅、武、医,少林寺武功高深的僧人都是医术大师。可是,千年流传下来的药方,需要大量的临床检验。过去的中药大部分都是天然植物,现在是以人工种植为主;过去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人们坐着飞机满世界跑,环境变化了,古药方不一定管用。我们公布这些药方,就是为了对它们进行检验,然后用它们救人。”作为一个企业,要懂得舍,这样才能得。
方丈释永信自1986年始,为少林寺创办了大量的机构:少林文化研究所、少林寺拳法研究会、少林武僧团、少林寺红十字会、少林书画研究院、中华禅诗研究会、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会、易筋经研究会、少林弟子联谊会,以及少林文化学院、少林影视公司。在这些机构中,有的是为产品走向产业化服务的,比如少林武僧团、少林影视公司等,有的是发掘产品深度的,比如少林文化研究所、少林寺拳法研究会等。这些机构的布局,使少林寺的产品得到了极大地发掘。
目前,释永信的建设构想还有,在寺庙的西南角新开一个少林药局,在少林寺入口两侧的少林寺博物馆。因此,再次说明:释永信想弘扬的少林文化并不只是那些拳脚功夫,“武、禅、医”,他要全面恢复。其实,这就是产业化构想。只有产业化,才能达到整合、系统、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