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优势兵力,以弱胜强
朗氏连锁药店公司经营策略的改变,应该说是在与三大连锁药店公司展开肉搏战之后,避其锋芒、创造局部优势的聪明之举。从朗氏公司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朗氏连锁可谓历史悠久,这个成立于1938年的老牌连锁尽管没有像CVS后来居上那样风光无限,但始终盘踞在夏威夷和加州,位列美国十大连锁之一。以加州为例,朗氏连锁门店数量达到400多家,而销售额最大的沃尔格林在此地也就400余家,门店最多的连锁药店CVS,2005年末在加州的门店数量尚不足390家。
早在1982年,朗氏连锁销售额已经达到10亿美元(3年后CVS连锁才达到如此规模),公司在渴望快速发展的动机下,于1985年开拓科罗拉多州,然而直至2006年,该州的门店总数量不过9家而已,市场并没有朝着预期规划的方向发展。
在外部市场开拓不力的局面下,朗氏连锁的老家加州和夏威夷又发生了外敌入侵事件,沃尔格林新年伊始就毅然挺进夏威夷,欲与朗氏连锁“打”个天翻地覆;而CVS连锁如今在加州的门店数量已悄悄超过550家。尽管朗氏公司2006财政年度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但第四季度的盈利报表让人不容乐观。可以说,作为一家区域性医药连锁公司,朗氏面临的是相当尴尬的地位——占据了行业龙头地位的零售连锁药店公司的发展势头仍然相当强劲,尽管集中度已经很高,却还在不停地吞食市场份额。再这样下去,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将与单体药店一样,面临关门的危险。而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面对危机,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于是,在外忧内患的困境下,朗氏连锁果断调整发展战略:
●为了公司中长期发展,朗氏连锁将关闭30余家门店,相当于7%左右的老门店将要撤销,其中科罗拉多州的所有门店将全部关闭,此举可谓断臂立志。
●同时,公司将开设或重新部署另外25~30家门店、改造40家门店,夏威夷和加州必须增加门店数量,确保两地朗氏连锁的规模优势。
从其发展来看,朗氏公司曾经试图拓展到更广的地理区域去,但是一旦发现群聚效应无法实现,立刻检讨原来的策略,作出战略调整。这是相当务实的做法。从“逐鹿中原”到“雄霸一方”,朗氏连锁药店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事实上这和毛泽东的游击战中的“集中优势兵力”策略也不谋而合。
我国连锁药店市场基本上还是呈现“散”、“小”、“乱”的局面,除了少部分连锁通过吸引外资或者自练内功逐渐走向全国市场外,基本还是处于区域性运作阶段。据了解,部分全国性的连锁药店目前赢利局面仍不乐观,不少城市的门店处于亏损状态,很多老门店甚至出现设备陈旧和人员消极工作的现象。要知道,连锁药店作为一个有机体,也要像细胞一样进行新陈代谢,全球数一数二、销售额高达400多亿美元的CVS连锁药店每年都要清理门店,2005年CVS就关闭了70家利润贡献居后的门店、重新装修了131家陈旧不堪的门店。
反思国内,自2001、2002年开始,不少企业提出全国连锁的理念,但是在现在看来,三九、丽珠等企业的万家连锁都在行进途中夭折,而更多的企业则强撑着千里之外的一个“部位“连而不锁,既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品牌效应也微乎其微。
当我们实力不够的时候,选择适当的发展策略是对股东负责的态度。我国东北地区的一家连锁药店早就宣布要全国扩张,年年位居百强连锁前列,但最终还是以本省为主战场,做深做透,做强做大,营造规模效应。
由此说来,其实做一个强势的区域连锁又有何不可?在目前零售连锁品牌知名度较弱的情况下,事实上资本市场青睐的并非知名度,而是实实在在的网点价值,区域性连锁做大所在区域的蛋糕,即便市场条件不利,面临重组的时候,也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在特定的时期,“雄霸一方”也许比“逐鹿中原”更加安全和稳妥。
(江沂、知陶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发表于《医药经济报》
欢迎与globrand(全球品牌网)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刘冠中,电子邮件:wanglgz@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