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T界产学结合的例子并不少见,从早期的北大系、清华系走出了不少例如:方正、紫光等国内著名的IT公司。当然,自从国外IT巨头的进入,不少公司也通过与著名学府合搞实验室的方式,一方面疏通政府关系,另一方面为自己储备人才,不失为双赢。像国内著名高学——清华大学就有100多个与企业合作的联合研究机构。
日前,清华大学首次与国内互联网企业联合成立了实验室,这次对象选择了三大门户之一——搜狐,双方重点研究对象是以搜索技术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联合实验室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研究所和搜狐研发中心共同建立,预计由60人组成,其中,清华大学35人,搜狐公司25人。目前,清华大学精挑细选的6名教师、15名学生,以及搜狐公司选派的10名技术人员已经到位,并且开始项目运作。
谈起双方的合作很有渊源,搜狐CEO张朝阳和副总裁王小川都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张朝阳谈起母校感触颇深:“在成立联合实验室之前,双方的合作已经悄悄展开,属于‘涓涓细流’的合作,限于师兄弟之间的交流,而现在搜狐承诺双方三年的合作,将在硬件、人员、资金等方面进行投入,具体投资金额并未透露,据悉搜狐投资的第一笔资金已经打在了清华大学的账户上。”
作为清华大学,想与之合作的企业不在少数,之所以选择搜狐,让其心动的最大理由就是双方合作的机制,据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军介绍,联合实验室设计了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新的管理机制,称之为“双内循环机制”,设立管理委员会,以确定联合研究机构的研发目标和重大事务。管委会主任由搜狐副总裁王小川担任,实验室主任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少平担任,副主任由双方各派一人担任。实验室主任负责执行管委会的决议,在管委会指导下主持研究开发项目和管理联合研究机构日常工作。联合实验室的成果形式包括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技术发明专利。同时实验室也将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评测,提高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并选定与行业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更好地衔接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