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维亚康姆于3月13日起诉Google为大规模的侵权活动“为虎作伥”时,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历史会不断地重复自己。在这一案例中,原告是雷石东的维亚康姆,被告是Google以及它旗下的视频共享服务YouTube。分析人士不由得会将它们与美国唱片产业协会(RIAA)和音乐共享服务Napster、Grokster相比。
在唱片产业的围追堵截下,Napster最终关闭了免费服务,转型为一家付费音乐订阅服务;在美国最高法院裁定需要为用户的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后,Grokster也被迫关闭了。但是,任何担心YouTube会重蹈P2P文件共享服务命运的人都需要了解一点:Google不是Napster。
法律专家表示,首先,Google的法律依据比Napster、Grokster等前辈要坚实得多。维亚康姆声称YouTube上有16万个视频片段都侵犯了它的版权。与RIAA一样,维亚康姆声称一家服务应当为用户的侵权行为负责。在向位于纽约的美国联邦地方法院递交的起诉书中,维亚康姆说,YouTube应当为用户的侵权行为负责,因为它的业务的基础就是用户的非法行为。通过利用原告受到受众欢迎的版权作品,YouTube建立了自己的“侵权”业务。
这一主张与RIAA的主张相似━━P2P网络知道非法文件在推动它们流量的增长,它们的业务依赖于这些流量,它们因此对非法行为采取了纵容,至少是视而不见的态度,因此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但是,与文件共享网站不同的是,相当大一部分的YouTube内容是合法的━━用户自己拍摄的录像、准电视明星拍摄的短片、出于宣传目的上传的合法内容,因此要证明YouTube的业务模式基于非法内容要更困难一些。
更为重要的是,Google可以声称自己遵守了1998年通过的《千年数字版权法案》(DMCA)。根据DMCA的规定,网站无需为非故意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即在得到通知后删除侵权内容。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律师弗雷德说,只要遵守DMCA,即使没有向内容所有者付费,业务也是合法的。
YouTube经常根据内容所有者的要求删除内容。2月份,Google就应维亚康姆的要求删除了10万个视频片段。Google的首席法律顾问肯特在一份声明中说,删除维亚康姆的内容后,YouTube的访问量更大了。我们这是对testament上用户拍摄内容吸引力的证明。
另外,与Napster以及其它文件共享网站不同的是,YouTube并非是一个新创公司。被Google收购将使YouTube有足够的资源打一场马拉松式的官司。考虑到Google的市值达到了近1380亿美元,它的资源比维亚康姆都要雄厚。即使维亚康姆打赢了官司,如愿所偿地得到了10亿美元的赔偿━━法律专家认为这不大可能,也不足以打跨Google。
RIAA的起诉和维亚康姆的起诉之间的最大差别是:维亚康姆不想让YouTube关张。如果想让YouTube关张,它会向法庭要求裁定Google关闭YouTube服务,确保其内容不会被非法上传。但是,维亚康姆只要求获得赔偿,以及要求YouTube和Google部署更好的技术,阻止或限制用户非法上传版权内容。
维亚康姆这样做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不想象RIAA那样激怒其用户,另一个原因是,这次起诉只不过是迫使Google同意购买维亚康姆内容的谈判策略。分析人士认为,原、被告双方将回到谈判桌上,达成妥协。
无论是否是谈判策略,除了与Google或YouTube相关的后果外,维亚康姆的起诉还会产生其它可能的后果,它可能使其它新创视频网站暂停推出服务,会扼杀创新,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