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当年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历时四年之久,也是因为价格谈不拢。业界传言欧莱雅出手大方,“这种条件甚至是丽斯达公司未来几年可能得到的收益总和”。
就大宝而言,销售收入在6-8亿元左右,收购价格就应在15亿元左右。再加上企业固定资产等价值,与23亿元的转让价相差不大。
此外,谷俊认为,作为特殊企业的大宝,其职工安置方面将对定价产生重要作用。大宝作为一家全国明星福利企业,安置了35%的残疾员工(主要是聋人职工)。“23亿里面,可能有十几亿都将用来安置职工。”
倾向外资
时隔半年大宝整体挂牌,无论如何让人感到意外。此前媒体盛传强生已与大宝达成初步协议。
就此次整体转让的原因,记者分别致电大宝和其主管部门北京民政工业总公司,均未得到具体答复。
据公告显示,大宝对此次转让的意向方做出的要求包括“意向受让方或其关联人是从事护肤品生产和销售业务的企业,拥有在国内或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好市场表现的护肤品品牌”;“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不得低于挂牌价且必须一次性以现金支付”等等。
“能支付23亿以上转让款的国内日化企业寥寥无几,大宝明显锁定了外资。”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该人士更进一步推测,很可能大宝此前已经与强生就收购达成协议,挂牌只是履行产权交易的规定步骤而已。
但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大宝与强生的谈判其实在去年已经破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宝才可能选择挂牌出售的方式。
也许是意识到此前民族品牌萎缩的教训,大宝在公告中规定意向受让方应承诺继续使用和发展“大宝”品牌,优化和提升该品牌的知名度,并以北京为企业注册地从事有关大宝产品的业务活动。
对此,大宝方面此前也对记者明确表示:“大宝是我们公司经营了20多年的品牌,我们不会放弃。”
3月5日,王文兵对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提交意向书。
转让之后,其职工何去何从颇受关注。此前媒体报道大宝与强生谈判的前提是,强生无条件接收所有大宝残疾员工,并签订无限期劳动合同。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正是职工安置等条件导致强生与大宝分手。
这次转让公告并未提及职工安置一事。王文兵表示,大宝已有相关职工安置计划,但现在不方便透露。
大宝作为国内日化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是否预示着外资1994年在国内日化行业大规模并购后,再掀并购潮?
统计数据显示,本土日化产品利润空间狭窄。据了解,合资、外资化妆品企业的利润都很高,在1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20%-30%。而像郁美净、大宝这样走平民路线的本土品牌,却只有不到2%的利润空间。尽管本土化妆品品牌占据了60%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化妆品市场80%的利润却被国际品牌赚走了。
“国内日化市场已经充分国际化,国内一线日化品牌也许都将被外资收购。”不止一位业内人士这样预测。而品牌营销专家李海龙认为,日化领域靠资本、规模获取利润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内日化市场正面临整合,未来将是几家跨国公司寡头垄断时期。
但亦有专家对国内日化企业前景表示乐观。日化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广州天勤广告总经理张兵武称,国内日化行业正面临着一个拐点,传统日化企业有些衰落,但新兴日化企业正处在上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