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新观察

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持续创新三要素


[  赛迪网    更新时间:2007/2/2  ]    ★★★

    2006年初,方正集团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的王选老师走了。我亲自目送他离去。但我无论如何无法让自己相信:王选老师真的走了!为了纪念王选,我写了一篇《王选不走》,我发自内心地认为,王选是方正集团持续创新的源泉与动力,王选是方正永远的精神领袖!

    2006年又恰是方正创立20周年,面对历史和未来,我必须总结方正从小到大的创新灵魂,建立能够确保方正未来持续创新的思想体系。

    早在2004年的首届中国企业创新年会上,我提出“中国三次创新浪潮”划分的论断: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以“在封闭状态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代表性的成果是“两弹一星”。国家是这次创新浪潮的主体,集合一国之力实现技术突破。第二次从改革开放至中国加入WTO前后,以“在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为特征。中国企业以全套设备输入和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取生产技术,走捷径缩短了技术与能力的差距。但以市场换技术的全面引进之痛是,中国企业并未真正获取自主开发的创新能力。第三次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的正确选择。它以“在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既不同于“闭门造车”式独立研发,也不是“照抄照搬”的全盘引进,而是在“自主创新”的主导意识下,借助多样性手段实现关键技术来源多元化,以原创性的“产品与服务概念”切入全球产业链上较高增值环节,通过国际合作寻求“为己所用”的技术和资源。

    从创立至今20年间,方正在以自主创新实现持续创新。众所周知,创新难,自主创新更难,持续创新则难上加难。那么方正持续创新的原动力究竟何在?我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也正因此,我总结出“持续创新三要素”。

    1、使命与信念。以国家天下为己任是北大的文化,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方正人敢为天下先。更重要的是将一种使命感转化为一种信念,坚信自主创新与持续创新这条路能走通能走成。没有远大使命不可能做大事,没有坚定信念也做不成大事。

    2、冒险与价值。创新需要勇气和胆识,一个创新型企业一定要具备冒险精神,勇于创新与敢于实践。但冒险又能控制风险至关重要,赔尽输光也就没了创新的基础。同时,如果企业不能不断地得到创新的回报和利益,也不可能持续创新。只有在创新中不断获益才能不断去冒险,最终形成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 3、战略与文化。以创新为战略导向是确保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同时创新的文化也在营造一种氛围,更易于全体员工对创新达成共识,形成整体一致的创新行动。

    在总结方正的同时,三星经验一直是我思考的课题:中国的市场比韩国广阔,中国的工业配套体系也比韩国发达,中国的人力资源也比韩国丰富,但迄今为止,为什么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够达到三星集团的高度?

    韩国三星在1972年开始生产三星品牌的黑白电视机。如今三星电子在八个领域居全球第一。三星的成功之路给我的最大启示是,政府以超级手段扶持了三星的超级能力,韩国政府当年几乎倾其所有,以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扶持三星、现代等本国重点企业。放眼世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创新背后都有政府之手的强力推动与支撑。基于上述研究,我又提出“创新型政企关系”。但普遍扶持的策略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应该认真梳理产业,在重点扶持行业还需筛选重点扶持企业。

    我对应由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与企业有一个“三分法”:第一类是在全球的新兴领域,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政府扶持重心应在软环境而非硬投入。这些行业和企业最适合利用风险投资。第二类是对于发达国家大量转移且中国不具优势的夕阳产业,政府应以“适者生存”原则而彻底放手。第三类是全球市场前景广阔且具一定竞争优势的成熟行业,国家必须以非常方式大力扶持其超常规发展。

    改革开发28年来,中国的政企关系变革一直以“政企分开”为主旋律。我认为,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政府转变职能的又一场“自我革命”开始,在明确企业为创新主体后,政府不仅要迅速进行推动企业创新的制度创新,更需要建立国家扶持企业创新的支撑体系,政府创新与企业创新与时俱进。       

中国品牌总网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戴尔复出:能否扭转困局?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法国达能强攻亚太乳业市场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