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们应该用“三自”对待“三外”,“三自”就是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特别是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在这方面受国外制约太厉害了,DVD出口要收20多美元专利费。这些做起来是不简单的,我们在海外建立30多个工厂,要真正在当地站住脚只有工厂不行,还要前后两端,前端产品开发和后端市场开发,要有一个物流网络、资金流网络和信息流的网络,这非常非常困难。所以国际有一个惯例,出口不难,在海外销售产品建厂都不难,如果在母国之外另一个国家真正成为一个名牌,国际惯例认为至少要8到10年,到中国来的企业很多都很强大,欧洲一个著名的企业宣称在中国终于可以不赔钱经过了9年。美国一个非常大的企业到中国10年多过去了还没有赚钱。中国和他们不一样,他们经过100多年工业化,中国是他们最后的市场,他们以十攻一,我们到海外去,是以一攻十。比如我们在美国,要在美国建立研究所、营销机构,这些对我们来讲都是非常大的问题。包括中国企业到日本银座看我们的广告牌,把中国唯一一个广告牌作为景点,全世界广告的四个黄金地段是巴黎、纽约时代广场、日本的银座、香港维多利亚湾,这些地方我们都有户外广告,中国人都觉得很好,很振奋,但这需要大量资金。
海尔怎么创品牌?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差异化
但创品牌没有捷径,如果买技术,或者用市场换技术,这都做不到。中国家电代表团到美国世界级的电器企业去,这里面有两个海尔人,对方看了名单以后说这两个人去掉,其他人都可以。其实我们和他们差距非常大,但是人家连参观都不允许去。买一个品牌行吗?买一个品牌前提取决买的是死的资产,而品牌是活的文化,你要得到文化,必须有更强势的文化。所以说品牌必须靠自己创造,世界不会恩赐给你,只有靠自己创造。怎么创造呢?有两点,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差异化。托夫勒有一句话说非常好,过去的法则叫时间就是金钱,今天的法则叫下一时刻比上一时刻更值钱。你能不能和用户需求同步,能不能创造用户下一刻的需求,能不能站到时代的前列。所以速度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是奥运会的赞助商,还是美国NBA的合作伙伴,这些都需要很多资金,为什么还要做?我觉得体育精神非常重要。我和美国NBA总裁大卫·斯特恩说,我最欣赏NBA对企业的启示就是空中接力,企业所谓速度就是“不落地”,做到物料、资金、研发24小时不落地你就是世界第一,这是我们方向和目标。
对于我们自己来讲,全球化信息化对我们更多是挑战,但也有机遇,这机遇就是能不能抓到下一时刻,我们现在做的,是世界上领先的网络家电。过去家电分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信息化时代就不能这样简单区分,包括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加上网络接口,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手机、电脑控制它。它可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中国过去受制于国外的公司和品牌,这次我们打一个提前量,我们开发产品的同时,已经在申报国际标准,现在已经开始通过国际的标准,企业做到最后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个是差异化,有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产品创新的差异化,但更重要是管理创新的差异化。中国没有自己管理思想也没有自己管理模式,我们学的都是从国外进来的。
在信息化时代国内外的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管理模式打造自己的企业竞争力。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人单合一信息化日清,这个工作1998年9月8日开始探索,当时我们希望十年时间完成它,到2008年9月8号完成,现在已经接近尾声了,很多管理模式已经成型了。美国一个顶级商学院已经和我们签订了合同,准备共同推进,把它进一步变成谁都可以操作的管理模式。我们需要在技术上创新,但如果在管理上没有创新,也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因为每一次技术革命必定带来管理革命,而管理革命又会远远超出技术革命。在信息化时代,谁如果在管理上能够超前一步也可能借助信息化技术创造更大的成绩。
世界名牌不是遥不可及也不是一蹴而就,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心静,静下心来,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创一个世界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