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高盛之后,李颂慈变得比以前更低调了。虽然传媒还是喜欢把闪光灯对着她,她却似乎更少“抛头露面”。
李颂慈不仅给高盛带来了自己在这一行内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带来了她在法兴的部分同事作为班底。但她来高盛后,并没有急于在高盛发行窝轮,反而花了4个月的时间整理后勤支援部门,并安排专人接听电话报价热线,希望可以在售后服务上取胜对手。
为了提高高盛窝轮的吸引力,李颂慈十分注意产品的定价,尽量作到高盛轮的引伸波幅(波幅越高代表价格越昂贵)变化更平稳,以减少升市或跌市时,窝轮升跌过头的情况。
李颂慈不愿多谈她对高盛的贡献,但记者了解到,李颂慈的加盟,使高盛在获得窝轮发行商资格后的一年内,就发行170多只窝轮,一跃成为香港第5大窝轮发行商。而明年的发行目标,高盛已定为200至250只窝轮。
“香港的权证市场是健康的”
据香港交易所资料显示,首只衍生认股证早于1988年2月在香港挂牌交易,距今已有18年的历史。2001年12月,香港交易所重新修订认股证上市规则后,认股证的发行量明显增加,2002年至2005年期间更是快速增长。
在业界浸淫近10年之久,谈起香港认股权证市场的发展,李颂慈言语之中对它充满感情与呵护。
“香港回归后,股市经历了数次的大起大落,大幅波动为认股证的成交量大幅上升创造了机遇并带来正面的影响。”
李颂慈说,“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当时恒指就由年中低位约11951点上升到16820点,升幅约4860点之多。不久,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导致股价暴跌,但2000年却出现了科网股的疯狂炒作,令当时的恒指再升上18397点的历史高位。科网股爆破后,非典侵袭本港、内地及东南亚等多个地区,令恒指在2003年时最低跌至8331点。非典疫情过去,受惠于《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等因素,恒指在2003至2005年经济复苏期间,由低位上升至2005年8月最高的15508点,升幅也有约7100点之高,多只蓝筹股普遍创下近4年的历史新高,这些都为认股证的成交量大幅上升,创造了机遇及带来正面的影响。”
虽然2004年香港出现了炒作窝轮的风潮,但李颂慈认为,那不过是“一时的现象”而已。从目前香港的市场看,认股权证每日的成交量约占整个大市总成交量的20%,她认为,这个比例是合理、健康的。
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的统计资料所显示,在2005年的全球交易所认股证成交金额排名中,香港成功蝉联全球认股证成交金额最高的交易所。以2005年计,香港全年认股证的成交金额高达1102亿美元,较第二位意大利的618亿美元及第三位的德国的594亿美元,分别高出78.3%及85.5%之多。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基建很成熟,权证市场还有发展的空间”。李颂慈并不掩饰对此的信心。
“内地的权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出乎记者意料的是,李颂慈对内地权证市场的发展也十分熟悉,内地一些重大的权证事件她都信手拈来。
李颂慈认为,内地的权证市场由“大飞乐”的配股权证首开先河后,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有相当的规模,虽然期间曾于1996年停止认股证交易,但随着宝钢认股证于2005年8月22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A股认股证市场已重新开启了一扇大门。
宝钢认股权证上市后,由于价格暴升暴跌,引来内地不少市场人士的批评,认为认股证的重现加剧了市场的投机风气,对内地的金融市场造成打击。
但李颂慈不这样认为。她对记者说,发行认股证有助于提高整体市场的成交量,令市场更活跃。内地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的数目也迅速增加,这类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股票,而不是不断地更换投资项目,这无疑会令整体市场的活跃程度下降。
李颂慈说,从海外市场的数据来看,可以发现推出认股证对于提高正股的交易活跃度有明显帮助。以香港为例,认股证占每日整体大市成交金额的约20%,再加上基于对冲活动所带来的相关正股成交,对提高正股的交易活跃度相当正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