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再起:近四成传统饮水机确实有毒
或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祈禧顶着行业的责骂,开始了它的市场拓展之路。
2006年8月27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对饮水机产品进行了质量抽查,抽查结果显示,竟然有超过三成以上的产品不合格,部分产品存在重金属超标问题。本次抽查对饮水机的安全指标和饮水机内胆的卫生指标进行了检验,共抽查了上海、江苏、浙江等5个省份的61种产品,产品抽样合格率为65.5%。抽查中发现,部分产品电源线没有被可靠固定,还有一些饮水机的金属外壳没有接地或接地装置上没有防松措施,有的地线不够长,这些都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另外,还有11种饮水机内胆的重金属超标,其中有2种铬和镍的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的两倍。”
与此同时,另一全国性媒体浙江电视台的主持人在新闻报道中直斥其为“有毒饮水机”。
联想到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在3月1日宣布“符合国家标准的饮水机“无毒””之时,特别强调:国家将加大对饮水机等不锈钢食具的监督抽查力度,重点检验产品的电器安全和卫生指标,公布质量好的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引导消费者选购,同时曝光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以促进不锈钢食具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安全、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看来国家质检总局这次的专项检查是早有“预谋”的。与祈禧在年初提出的“99.3%有热胆饮水机有毒论”相比,虽然34.5%与99.3%相差很大,但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饮水机有毒,也是一个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数目。
而作为事件的第一主角,祈禧自从开了闹事的第一枪之后却如人间蒸发,好象从当事者变成了旁观者,连一些媒体的记者也大呼“看不懂”。
其实,这就是公关营销的高明之处。革命的种子一旦埋下,就一定会茁壮成长!
透视祈禧:凭什么去勇捅马蜂窝?
看看祈禧的公司全称——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其所在地正是享誉饮水机业界的慈溪市。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慈溪。走进慈溪,就被美丽的环境和繁荣的经济所吸引。我们都知道,慈溪地处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市之一。
拥有“中国饮水机之都”美誉之称的慈溪,家电产业自然是慈溪的第一大产业,其年销售额逾300亿元,慈溪现有家电企业数千家,产品涉及洗衣机、空调、脱排油烟机、取暖器、饮水机、电风扇、电熨斗等十多个系列,慈溪已经成为继顺德、青岛、苏南之后的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慈溪生产的饮水机产品已占全国市场70%左右的份额,饮水机生产企业达到200多家,年生产饮水机约1800万台,产值约20亿元,而与其配套的总链条产值超250亿元。
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状是,在整体规模扩大的同时,慈溪家电的单个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事实上目前慈溪家电企业还找不出一家规模超过10亿元!同质化生产簇拥并立、产业链俯仰却互不往来的诸侯特色与拥有格力、美的、科龙、格兰仕的顺德和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的青岛相比有很大差异。另外,慈溪家电普遍技术含量低,产品以模仿为主,缺乏创新,贴牌生产是主要销售方式,价格优势是竞争的唯一手段。在能源紧缺、原材料涨价的严峻形势下,慈溪家电企业已普遍感到了生存空间日益被压缩的窘迫与痛楚。
祈禧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近诞生的一家具有“叛逆”精神的饮水机制造企业,由同样具有叛逆思维的谷小东和方曙光,站在慈溪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在2006年初发表了叛逆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