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使系统概念闯进了管理科学体系之中,而且使人们对管理系统属性所形成的认识体系,即系统观,也成为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管理主体世界观乃是人们对于管理世界中的一切形态、现象、运动过程,以及对于整个管理世界的最根本的看法。而系统论所揭示的系统属性表明,整个管理世界不过是一个由无数层次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庞大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给定的管理形态都是由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管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自成系统或互为系统;管理系统无所不在。这就是说,系统属性并非是管理的具体的、相对的属性,而是整个管理世界和管理运动中一切形态和现象所具有的一种根本属性。人们对这种属性的认识,决非是对管理世界的技节性认识,而是涉及到把管理世界中的一切形态、现象和运动过程的带有根本性的世界观问题。
系统观作为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系统性是管理的又一固有属性,而且还在于系统乃是管理存在的又一基本形式。因为就整个管理世界而言,也不过是由无限层次所组成的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在管理世界中既没有脱离系统的管理,也不存在独立于管理之外的系统。另一方面,系统也是管理之间的一种本质的联系。因此,系统和管理运动也是不可分割的。管理运动是管理的普遍属性的存在形式,它根源于管理的内部要素和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管理运动都包含着管理的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而管理内部和外部的任何相互作用又都表现为运动。事实上,在管理整体运动中,任何系统都是管理运动的表现,而任何管理运动又都是系统存在的方式。
总之,科学的系统观,对于把管理主体世界观建立在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础上,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当今人们对管理世界的认识,无论以宏观领域还是微观领域,都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管理的认识对象业已扩大为各种极为复杂的系统客体。即或是传统管理科学领域的问题,也注重研究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把管理的认识对象视为发展着的系统整体或复合体的系统,注意分析其中系统与管理环境、系统与管理要素、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把系统观作为管理主体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管理科学在哲学基础之上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同时,系统观之所以能成为管理主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于其能构成管理主体的世界观框架体系。管理系统观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功能来源于系统和管理环境、系统和管理要素、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管理世界是无数有等级秩序性的层次组成的巨大系统,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自动走向有序结果,以及管理系统的状态是时间的函数等观念,完善了管理主体的世界观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