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商务指南 >> 金融常识

金融机构存贷差分析及对策


[  中国商企网    更新时间:2006/8/3  ]    ★★★

  新区建设、企业成长和经济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来,金融机构存贷差不断扩大,与跨越式发展中的“资金饥渴”现象同时存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
  一、正确认识存贷差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贷差是商业银行资金运营的常态。
  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执行的是信贷计划,发放的贷款远远高于吸收的存款,以向中央银行借入资金来支撑贷款的增长,集中体现为贷差。《商业银行法》颁布后,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这就是说,商业银行保持存款余额25%以上的存贷差是正常并合乎规定的。商业银行的这种转变和存贷差的适度增长是我国银行业稳健经营的重要标志之一,表明银行充分重视经营的稳健性,注重维持足够的流动性,不再超负荷经营。
  2、存贷差并不意味着资金闲置,它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在贷款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使用,如上缴存款准备金、清算资金、备付金、债券投资、同业拆放、系统内资金往来等。决定银行新增贷款能力的不是存贷差,而是存贷差中可以使用的资金。
  3、保持存贷差的适度增长是必要的,但在当前直接融资不发达、经济增长对信贷资金依赖性大的条件下,存贷差过快增长暴露了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反映了储蓄向投资转化出现梗阻,金融没有充分发挥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二是反映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能力弱,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三是造成社会资金的短缺与闲置同时存在,引起了地方政府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影响了银政、银企之间的关系,金融机构经营压力加大。四是削弱了金融机构对宏观调控措施的敏感性,加大了调控难度,降低了调控成效。
  二、对策思考
    1、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型工业化的产业优势,为金融提供更多、更好的信贷客户群体。一是积极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饲料、化工等企业技术改造,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产业整合,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关联度高的产业链条,壮大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基础。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地方资源,围绕优势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铝加工、化工等产业的发展。三是以培育高新产业为主导,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是大力发展环保生态产业,积极推进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造纸、化工、酿造、电力、水泥、冶炼等行业的结构调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深入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应根据西部经济金融特点,尽快制定倾斜、差别化的特殊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加大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3、人民银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努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以调研为基础、信息为载体,建立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及时向政府报告情况、反映问题,向金融机构传导货币政策,向企业宣传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营销机制,努力促进银企信息交流和信贷供需平衡。
  4、国有商业银行要更新经营理念,正确把握防范信贷风险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找准切入点,努力发挥信贷资金的经济“引擎”作用,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要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自主权,增强基层机构信贷管理的灵活性。
  6、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全面提升金融安全水平。诚信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是银企合作的桥梁。不良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制约信贷资金投放的重要因素。政府、银行、企业要多方合作,紧密沟通和协作,努力打造诚信社会,提升金融安全水平。人民银行要在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做好企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建立诚信信息档案,为经济活动和金融服务提供良好的资信服务。金融机构要完善内控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金融风险,提高资产质量,要在依法清收不良贷款的同时,找准市场定位,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积极开展信贷创新和贷款营销,切实改善金融服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股指期货:四两拨千“金”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基金业,76个最低标准不能越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