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06年世界杯球迷网络调查。调查显示,世界杯球迷上网主要通过图文新闻来了解相关信息。
二、互联网在球迷信息来源中的地位
三、球迷互联网行为分析
四、网民球迷vs.非网民球迷
五、女性球迷:半缘亲人半缘球
一、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与研究目的
互联网作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已经对传统媒体发起了极具冲击力的挑战。
世界杯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赛事,不仅引起了传统媒体的关注,也受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追捧。
为认知互联网在世界杯期间作为球迷信息渠道所发挥的作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开展了此项调查。
1.2 调查方法
项目范围:北京城八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调查方法:随机抽样、电话调查
样本量:1050个
抽样方法:根据城八区电话局号,随机产生电话号码,对产生的电话号码乱序排列,顺序拨打,直到完成调查所需样本量
调查时间:2006年7月6日~7月7日
1.3 主要概念界定
“世界杯”:特指本届(2006年6月9日-7月10日)德国足球世界杯;
“世界杯”球迷:对世界杯感兴趣,主动通过一些信息渠道了解本届世界杯相关资讯的人;
重度球迷:认为自己对本届世界杯“非常感兴趣”的球迷;
一般球迷:认为自己对本届世界杯“比较感兴趣”的球迷;
网民:此处的网民为“自定义网民”,即:只要被访者自认为经常上网或偶尔上网,本次调查即认定其为网民。此界定不同于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中界定的“网民”。此界定仅在本次调查中有效。
1.4 十大结论
第一. 北京女性球迷超过四成,成为球迷中不可小视的群体;
第二. 深入分析女性球迷世界杯信息行为,可以发现其较大比重属于跟随性球迷,即:跟随家人收看,而不是自觉主动的收看行为;
第三. 年轻、高学历,是球迷与网民共同的特点,两者的叠加,使互联网在北京球迷中的渗透率达到70.3%,远高于互联网在一般人群中的渗透率;
第四. 总体而言,电视、报纸、互联网、是本届世界杯中北京球迷最为重要的三个信息来源;但是在特殊的群体中,互联网已经超过报纸,成为仅次于电视的第二媒体,两个比较明显的群体是:16-30岁人群,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人群;
第五.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发展,互联网在球迷中的渗透与影响逐渐增强;而与此同时,报纸和广播的地位则在逐渐下降;
第六. 互联网在球迷中的发展,与互联网总体“从小众化、精英化、补充媒体向大众化、主流媒体的方向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只是速度更快;
第七. 随着触网深度的发展和球迷热度的升高,利用互联网搜集世界杯相关信息的时间相应增加,同时在网上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也相应增加;
第八. 结合互联网在球迷信息来源中的地位,综合互联网软硬件的发展趋势,CNNIC认为,随着网络条件的进一步改进、网民数的增加、网络意识的提升,作为信息传播渠道的互联网,前景乐观;
第九. 即使在非互联网行为上,北京的网民球迷较非网民球迷也更为活跃,因而其生活也受到更多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更多的被解读和引导到正面;
第十. 在利用世界杯进行营销传播的各大品牌中,捉对厮杀,颇有意味:
u 阿迪达斯强于耐克;
u 可口可乐不敌百事可乐;
u 中国联通略胜中国移动;
u 而正在快速国际化的联想在利用本届世界杯进行本土品牌传播中也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