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文化健康娱乐 >> 旅游

古格,色彩斑驳的诱惑


[  新浪    更新时间:2006/7/12  ]    ★★★

古格王朝的诱惑


古格王朝的诱惑

  终于走进了这一幕宏大的历史风景、终于站在了海拔 4000米,东经79°39′、北纬31°25′,整个古格和它的历史都在我的脚下了!

  它依山叠起的残墙断垣和它直入云天的磅礴气势;它参差错落的遗宫洞穴在阳光下斑斑点点的琦丽光彩;它被风坍雨蚀而沉入深谷无人问津的宁静和孤绝气息,如一片壮阔而凶猛、温柔而悲凉的洪水,从遥远的历史岸边向我冲泻过来,把我淹没。我的魂魄好像从体内飘出,同这个城堡积淀的历史相聚,与那些精美得无与伦比的壁画艺术、与那些潜伏在艺术之中的文化和信徒工匠们对话;与国王、王后、僧侣、传教士乃至于他们的车夫对话;与风雨日月,与宁静的荒原和喧嚣的战争对话……

  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古格王朝主体遗址,有宫殿、寺院,有碉堡、暗道和城墙等军事设施,有一般居民的住房和窑洞共400余幢,它们依山叠砌,直至山顶。 王宫在山崖之顶,寺院及僧人房舍大部分在山腰,而居民百姓大部分在山脚。

  山顶上的宫区共有房屋40余间,但实际上,除了夏宫、冬宫、国王的集会议事大厅和寺庙,所能见到的全是坍毁了的场院和房基。夏宫和曼陀罗殿相连的建筑毗邻,占据了崖顶绝壁之上的制高点,成为王权和宗教权力合一而至高无上的象征。夏宫殿内与装饰有壁画和雕刻的寺院殿堂相比则显得十分简陋,除了泥灰色的土墙上凿有无数个上圆下方的佛龛便一无所有。

  太阳在古堡的上空缓慢移动,古堡裸露的肌肤在漫长的蒸烤中酥了,整个古格遗骸看上去像被阳光晒败了色的一件千疮百孔的巨大战袍,古格城堡这片被阳光特别宠爱的“荒原”,南面毗连不知止于何处的山屏,西面陡壁之下俯临一条凄绝的干沙沟,它北向泥浆翻滚的象泉河与北岸山屏,东向一片阔大而起伏的野山冈,却又被极目之处那视觉无法洞穿的山峦截住,活脱脱一座被泥封的世界,又浩大又苍凉。

  我真希望有能力走遍整个荒堡的世界,穿越任何屏障,到达极目之处,去搜寻那些为人类未知或被人类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世界太浩瀚了,正如遥远的山屏和落入沟谷的地平线,永无尽头。

  最具人情意味的绘画

  以青蓝色为衬底,红与蓝间以白和灰色组成的基调,使高大而幽暗的方形白殿大殿看上去格外庄重静穆。大殿深处有一束强烈的阳光从天窗透进,缓缓地在主佛台移动。尽管佛台只剩下了半堆泥,受那束阳光的吸引,我爬上离地面约一米高的佛台后座,一边欣赏白殿独特的立体藻井图案,一边享受阳光。高大的白殿大殿有300余平方米面积,紧靠四壁回形排开的泥塑像几乎都已毁坏,那些没有了头部、断了胳膊或腰部的泥塑像,失去了原有的表情和动态,似有几分嘲讪之意;在幽暗的地面,我才发现那些残存的佛母头像,面部造型原来是如此的精美典雅,五官线条尤娴熟流畅,典型的西部风格,定是西藏雕塑杰作的最精彩部分。还有衬托雕塑的那些绘满涡形和人像装饰图案的壁画,在浓厚的克什米尔风格中融进了尼泊尔式的装饰风格,显得既典雅又世俗化。

  阳光从我的脸上扫过,送来一丝丝独特的温暖气息,我眯着眼睛,觉得自己好像已化为脚下那堆泥,并在热烈的膨胀中堆砌着……一尊巨大的涂金佛像反射着金子般的阳光,它将一种艺术效果变成了一种宗教的意境。

  阳光也在主佛台侧面的墙壁上扫过,使那些由于雨漏和风蚀日照变得陈旧而色彩斑驳的壁画活跃起来,神和人,佛和僧俗百姓大大小小汇聚于一壁:坐在莲台上的或骑在马背上的,行于山川和云端的,听法和辩经的,驮物或表演的……祈念声、行云流水声、锣声、号声、箭声、舞步声和辩经声,从那些几乎只有巴掌大小而精巧中见稚拙的人物图像和山水图谱中宣泄出来。

  主佛台两侧下部越接近地面部分的绘画因严重受蚀越模糊,直至消失。整面墙看上去就好像是从某个历史的深处,被一种独特的叙事音乐慢慢地呼唤出来的图景。

  红殿,邻于白殿之上,大殿也有300余平方米,在大量浓艳的红色中,间以深暗的青绿、白、灰色和局部的金绘,使红殿满壁设色艳丽,一派金碧辉煌。身入其中,有一种热烈的激情和神圣的欢快与富足感,好像摆脱了死亡与恐惧、孤独和迷茫,而佛的世界在这儿也显得和人有了一种亲近感。绘在墙面上部的巨大的佛像,总带着那么一种温静、善良而胸怀博大的超脱感,白殿的佛母像也是给我这种感觉,但圣母那种常有的淡淡的忧伤感总像提示着或预示着人类的某种灾难。

  在那些巨大的佛像之下,在古格各个神殿那些描绘释迦牟尼传记和供养场面的种种惟妙惟肖的小像里,我看到了古格最具有人情意味的绘画。画师们在这儿找到了世俗情感的最好寄托与发挥。佛教经典中严格的造像形制,使人们能够在程式化的图像中去领略宗教艺术的某种意义和精神,它把通过圣人们在独特的宗教境界中所感悟到的尊像,依循一种程序来视觉化,以此创造了佛教的图像仪轨,并赋予其构图的严格规范和色彩的原始象征意义,使后继的修炼者可以通过相同的程序体会到同样的境界。

  红殿东墙北边的壁画描绘了七政宝和多种吉祥图案,以及造型和图案精美的佛塔。对佛教故事中关于释迦牟尼从成佛和降服妖魔外道到涅磐的一生12个阶段,都有生动而细致入微的描绘。其中《拒绝诱惑》一图对三魔女的描绘甚为出类拔萃。我觉得与其说古代画匠在这儿描绘了诱惑释迦牟尼的三魔女,不如说在这儿描绘了他们理想中的三圣女。

  魔女们裸露的女性感官并无邪恶感,她们既有印度风格的那种丰满的体态,又有克什米尔艺术风格的那种脱俗的端庄和典雅,甚至让我想起古希腊的艺术。它奇妙的传达出人们对女神(女巫)的崇拜,也透露出艺术工匠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所赋予的完美和理想的情致。她们周围的那些魔怪,却显然地不受画匠们的青睐,它们被描绘得极其呆板且毫无生气。

  第一次阅读红殿大门东墙南边长达10米的祭祀庆典图,我尤为激动。这祭祀庆典长卷把古格王朝的鼎盛场面,通过对庆典的隆重描绘,完整而富丽堂皇地展现出来。使我恍如听见了沉寂于历史深处的声音,触摸到生命的呼吸。

  这10米长卷式的绘画,从驮运贡物的牛羊到敲锣击鼓、鸣号起舞的仪仗队伍,再到排场的礼佛行列,它把王臣后妃和贵胄、僧侣商贾和宾客百姓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那仪仗队中有一排由十位藏女组成的舞队,她们手拉手起舞的独特方式和具有异域色彩的服饰,曾让我怀疑这不是对西藏姑娘的真实描写,而是西域的外国工匠对他们本国艺术的照搬。然而事实上,在数百年甚至近千年以后的古象雄之地,至今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服饰和称之为“玄”的舞蹈。

  我不能不折服于古格这些没有留名的伟大画匠,他们在造型艺术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上,在色彩的对比谐调原则和明暗处理的运用上,都把握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流畅的硬笔线条、浓重的装饰色块和植物图案的巧妙运用,聚散错落、穿插得当的画面构图安排,都颇具匠心而别具一格,它们产生出一种浓重而富丽的装饰艺术效果。这种融印度、克什米尔和尼泊尔甚至是伊斯兰风格为一炉的西部绘画风格,成为西藏艺术独特的一派。它那种热烈浓艳和华丽细密的装饰性,那种密宗藏画独有的神秘和诡异色彩,足以与新疆克孜尔的龟兹艺术和甘肃的敦煌艺术媲美。

  我曾茫然于古格绘画中那种伊朗波斯细密画和希腊艺术遥远而神秘的踪影从何而来?

  如果对古代印度和中亚那战乱纷争的历史一无所知,无论如何也无法对此进行探寻和解释。古印度文化和中亚文化或许可以说是世界上各路文化荟萃的最复杂最奇异的现象。古格艺术的形成,与它周边邻国和区域的历史及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站在古格如站在一个古代历史中的战争与艺术诡异结合后的一个辐射地和交汇点。

  我久久地徘徊在红殿祭祀庆典图长长的历史“画廊”下不忍离去,音乐从热烈的色彩和奇妙的线条所构成的历史层面飘出,浓烈醇厚如陈年的酒香。奇异的文化地理使古格艺术显得格外光怪陆离--那个奇妙的历史时期绝不是封闭的,而是有过多元文化交流的繁荣盛世……

  你看那驮着木料或木箱的人畜,你看那列队施礼的宾客佛众和异邦异族敬献的丰盛贡物。一端是载歌载舞热烈庆典的喧嚣,一端是王室后妃、臣属僧侣恬静肃穆的仪式。而这一切好像正埋藏着那些来自克什米尔的工匠,甚至是通过于阗古道流落而来的画师们的敲打和挥洒涂抹——传达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安详、富足和高雅充满艺术幻想的一种超越内心的体验……

  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而又如此现实

  我好像又听到了那往返于崎岖古道上系在牦牛脖子上的铜铃声和马蹄声,听到了那被工匠们不倦地敲击的石头声,听到了庆典的礼号和锣鼓声,听到了诵经和祈祷以及辩论的人声,也听到了箭镞飞啸、砾石滚落和剑矛相击的厮杀声……

  建于公元十世纪的托林寺,和古格的命运一样。托林寺在最鼎盛时,拥有遍布阿里的25座属寺。完好的托林寺有八大佛殿、108座佛塔,是一个庞大雄伟的建筑群。在藏传佛教发展史上,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惜,战火和动乱使托林寺往日的荣耀永远成为笔载口传的历史。

  一夜之间消失的古格王朝

  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是如何在一夜之间突然、彻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它甚至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唯一不能够了解的,就是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在17世纪的时候,古格里面已经有了西方来的传教士,当时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领袖——其实是国王的弟弟矛盾比较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国王开始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响。1633年,僧侣们发动叛乱,古格王的弟弟勾结了与古格同宗的拉达克王室利用拉达克的军队攻打古格都城,企图推翻古格王朝,于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就在这里打响。

  而建在一座山上的古格王宫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强的建筑,整个王宫只有一条隧道可以通到山上,从这里绝对没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悬崖。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之后,拉达克开始驱赶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头楼,他们的想法是等这座建筑修的和山顶一样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最终拿下古格了。

  现在我们在古格的半山腰可以看到这座石楼的遗址,很好找的,因为周围的建筑都是土的,只有这里是石头砌成的。并没有修完,大概有十几米高。没有修完的原因是因为在修的时候,上面的古格王出了变故。据说,由于拉达克人强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继夜的修石楼,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的唱歌,被国王听到了,国王非常难过,于是做出了决定。

  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

  从历史记载上来看,似乎后一种情况更可靠。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是,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

  不管国王最后的下场怎么样,古格老百姓的结局却都很惨,古格下面的无头藏尸洞就是证明。但是藏尸洞里的尸体远没有十万只多,而现在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后裔,那么当日十万之众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

  从记载和考察的结果上看,战争造成的屠杀和掠夺并不足以毁灭古格文明。可事实上,硝烟散尽的古格王国却迅速沦为一座庞大的废墟。

  也有人说除了战争以外扎达地理环境的迅速恶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确,现在古格遗址一带沙漠化程度十分严重,当年能养活10万之众的绿洲,今天已所剩无几了。但是问题还是那10万人去那里了,如果是迁徙走了话就一定会有后裔知道之后的历史。另外还有很多猜测,诸如天灾、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荣富强的文明突然间完全彻底消失,而且没有留下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几户人家守着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废墟,但是这些人也都并不是古格后裔。看样子古格的秘密短期内是难以解开了。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今扎达县境内象泉河南岸扎布让区的一座小山上,总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物沿着逶迤的山势,层层而上,直抵山顶,布局严格,气势雄伟。整个城堡,从地面到顶端高300多米,由房屋、洞穴和佛塔以及雕堡、工事、地道组成。

  残存下来的窑洞、房屋、碉堡、古塔等各种建筑物共1416处(座),其中窑洞879孔、房屋遗迹445座、碉堡60座、各类残塔28座、暗道4条。4条暗道使建筑群内部可以四通八达。外围则有黄土筑成的城墙,城墙上可以看到许多大型卵石上雕刻的佛像和藏、梵文经咒。遗址内的房屋建筑约系土木结构,平顶。较大的建筑有红庙、白庙、国王的宫殿和集会议事厅。 保存较好的有红庙、白庙、度母殿、大威德殿和坛城殿等。白殿和红殿的面积差不多大,约为300平方米,庙内有36根方形立柱,柱上和天花板上都有彩绘花纹和佛像,墙上绘满了各种不同题材的壁画。白殿内有一幅吐蕃历代赞普和古格国王世系的壁画,非常珍贵。红殿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请古印度佛学大师阿底峡的壁画,画中一队舞女翩翩起舞,旁边有人击鼓吹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神秘的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番王割据局面。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今印占克什米尔),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让位于现扎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让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尔学经,翻译佛经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历数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峡底到阿里地区弘法,使阿里成为佛教复兴之地,佛教史称之为“上路弘法”。

  古格在西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这里又是古代西藏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线路

  古格遗址旁边就是看门人(可让看门人带路)的住所往山脚下步行约10分钟就到了干尸洞。干尸洞坐落在一岩壁之上,洞口离地2米左右,毫不起眼。洞内十分宽敞,深几十米,堆满无头干尸。据传洞的最尽头是喇嘛,紧挨着的是儿童,其次是妇女和男人。由于气候干燥,尸体没有完全腐败,散发着一种怪味。关于干尸洞的传说有许多种,最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当年古格兵败,拉达克人将宁死不屈的古格兵士斩去头颅,而尸骨则弃于洞中。

  交通

  古格遗址位于扎达以西20公里处,交通不便,位置偏僻。假如不是包车而来,尝试在县城南面的路口等待偶尔经过的军车也可。如果车是去扎布让村的,小村往西1千米就是古格遗址了。

  从扎达出来,顺着主要道路一直走,只有一个岔路口,有古格的路标指着,不会走错。走到一个村子,就是扎不让村?。要穿村而过,出来大概有3、4百米的时候看到一处由碎石做的看似短墙式的河堤,从这里从左转(这里离古格只有几百米了,但是偏偏看不见古格,所以很容易走过)沿着河床走,很快就可以看见古格遗址。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拉萨,最接近天空的城市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结婚便遭“幽禁”的东非阿法尔新娘...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