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商务指南 >> 金融常识

信贷税收调控博弈步入中盘


[  百度    更新时间:2006/6/24  ]    ★★★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数据后,渐渐升温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已进入多方博弈阶段。
  新的调控阶段依然延续了信贷、土地、房产、税收、行业调整多管齐下的一揽子政策,试图收紧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信贷增速过快的现状。在这其中,信贷和税收的调整,成为最主要的手段。
  信贷控制博弈
  此轮信贷增长过快和"十一五"开局各地的投资冲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最早透露今年出现过热苗头的是4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等。
  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下发专门通知指出,各地制定的"十一五"GDP平均增长目标比中央提出的总目标普遍高出1~2个百分点甚至更高,有层层加码的苗头。
  正是在投资冲动的带动下,第一季度银行新增贷款就达到1.26万亿元。而央行年初公布全年银行新增贷款目标仅2.5万亿元。
  此后,央行宣布自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从5.58%提高27个基点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此时,距离上一次加息已经一年半有余,货币政策的紧缩信号渐渐明确。
  随后"五一"长假前,一份旨在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各类打捆贷款的"特急"通知下发到国内商业银行。文件规定,金融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对政府的打捆贷款和授信活动,地方政府不得为贷款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或者是变相担保。
  这个被业内评价为"出台得很突然"的通知,意在重拳打击政府违规担保及商业银行向各级政府部门的贷款授信,打破"银政联姻"。
  5月底,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也要求提高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款比例,严格控制对房地产企业贷款。
  但系列措施并未起到有效的作用。5月份,人民币贷款余额2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2094亿元,同比多增1005亿元。
  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特别是结构性矛盾突出。
  此后的第二天,央行宣布从7月5日起,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将从现行的7.5%上调至8%。
  历来,在抑制投资过热甚至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信贷政策往往首当其冲。而在若干宏观调控的措施中,货币政策也是出手力度最大、最能够直接发挥出色作用的手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加息并不管用,因为贷款增长或者减少一两个点,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真正起作用的是货币总体流动性。"
  "只有控制货币供应量才是治本手段,其他的财税政策以及对土地和项目的审批等,只能治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李全博士也向本报如此表示。
  出口退税之变
  在进行总体信贷控制的同时,税收政策更多的是配合行业整合政策进行调整。
  4月24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继续加大,发改委将会同其他部委共同调整过剩和能源消耗产业。
  随后,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的联合红头文件正式下发,钢铁、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化行业等再次被指为引发投资过热并需加快结构调整的主要行业。
  为配合国家发改委推动的行业调整政策,央行曾多次召开窗口指导会议,要求按照产业调整政策来控制信贷投向。4月27日,国家发改委表示继续对电解铝产品出口执行取消退税政策,并严格禁止氧化铝加工贸易等。随后,又有传闻轻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多个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将要调整。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教授称:"出口退税是最不合理的税收政策",因为一方面出口激增使退税给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压力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一些高耗能、污染环境的产品享受着出口退税,一些石油下游的企业在国内享受出口退税,在国外却遭到反倾销诉讼。
  但中国制造网营销总监许剑峰呼吁:"对行业调控的财税政策出台要慎重,要考虑就业情况,还要考虑这些企业对外贸出口的贡献。"
  在房地产税收调控方面,"国六条"细则强化了住房转让环节的营业税征收,但在各地落实中亦遭遇了各种变相抵制。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向本报记者表示,财税政策对于调控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远不如多信贷以及土地的调控政策。(记者 陈黛)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信用贷款行走民间:中安信业调查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紧缩政策难遏银行放贷冲动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