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互联网 >> 基本知识

电子支付,迷雾中高速向前


[  百度    更新时间:2006/6/7  ]    ★★★

20056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征求意见稿)》。

20051026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银行从事电子支付活动提出了指导性要求。

2006XX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

面对已经和即将实施的政策,电子支付给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而各支付厂商则暗流涌动。

2005年底,首信以250万美元的价格出让支付网关业务,首信集团持有 PayEase 公司25%股权。

20062月,网银在线推出超级网商。

20063月,由环迅赞助的“环迅杯”第二届中国电子商务大赛拉开帷幕,为期5个月。

20063月,YeePay 易宝并购西部支付,原西部支付公司作为 YeePay 易宝四川分公司。

20064月,云网对旗下的在线支付平台进行了最大一次的改版,突出体现面向企业提供服务。

20065月,快钱在推出email、手机支付后,联手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电话支付业务。

20065月,支付宝联手中国工商银行,实现工行中国工商银行签发的个人网上银行客户证书U盾与支付宝数字证书共享,并委托工商银行对客户交易资金账户提供托管服务。

第三方支付服务商一系列的举措,无疑是应对即将出台的政策而采取的策略。中国电子支付市场就像是一条刚刚修建起来的高速公路,可以通往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而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正好似运行在这条高速公路上的汽车,不明朗的政策、如何创新、如何盈利等等正像是团团迷雾,遮挡着人们的视线,。拨开迷雾,还高速公路以晴朗的天空,让一辆辆崭新的汽车跑得更快、跑得更远,使大家的愿景。

 

  互联网的诞生就是让人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短,让一切都变得更加便捷。网上购物、网上缴费、在线聊天、音乐下载等等业务,均与电子支付有着密切的联系,2005年第三方支付厂商风起云涌,2006年网上银行业务不断创新,都意味着电子支付将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然而,在这即将到来的繁华背后,仍有很多困惑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以下简称《一号指引》)至今已经有7个多月,当时,“除采用数字证书、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方式外,单笔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人民币”的限制一经出台,便引起了多方质疑的声音。过低的单笔交易根本无法实现高额商品的买卖!

《一号指引》直接影响了刚刚兴起的电子客票业务。一家电子客票代理商负责人告诉记者:指引颁布后,该网站的线上支付即下降了30%。为了保住用户群,该网站除了鼓励用户使用数字证书外,还另辟了一条“新径”——结盟银行。

由于机票是实名制,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一应俱全,因此具有可追溯性。该网站便与某些银行私下达成“默契”,只要是协议银行的用户在该网站购买电子客票,可以完全不受单笔金额不超过1000元人民币的限制。此举却也很快显现弊端:有协议的银行用户数量没有猛增,而那些没有协议银行的用户却严重下滑。

《一号指引》不是电子客票网站唯一的“痛”,对于即将出台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该网站负责人更是忧心忡忡:“国内的银行有近两百家,我们不可能与每一家都达成协议,与第三方支付商合作也是重要手段。新办法实行,势必抬高门槛,减少第三方支付商数量,也大大缩小了我们与第三方支付商合作的范围。” 一位参与该政策制定的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按目前参与制定政策的一些专家的意见,第三方支付厂商将面临大洗牌。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的比例上限,将只在征税上有意义,而不再约束业务经营范围。这意味着外资银行经营范围将与中资银行相同,国外的网上银行也将染指中国市场。看来,“内忧”未平,“外患”又起。

电子支付是一个新兴产业,无论是厂商还是政府对于这个产业的理解都需要加以磨练,再加上中国的国情有别于国外,很多模式无法模仿。面对诸多因素,政策制定的合理性至关重要。既要保护电子支付的蓬勃发展,又要清除潜在风险,对政府而言,这并不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

 

银行、支付商的问题

《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只有第三方认证的服务机构才有资质颁发数字证书,央行也希望通过一个统一标准的认证证书,规范网上银行的安全。然而,利益的趋势使各大商业银行似乎无视法律的存在,一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仍在由自己的一个部门颁发数字证书,遵守《电子签名法》的规定,依法开展业务的银行微乎其微,这并不有利于整个电子支付产业的良性发展。

与银行相比,网上支付公司由于前期未有政策束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数量级提升迅猛,至今已有40多家。

2005年的一场价格战,让所有的网上支付公司记忆犹新,整个市场陷入无序状态,正如一位支付公司负责人所言:“不够聪明的混战,不是在培养用户,而是给自己刚刚起步的事业掘墓。” 短视的“跑马圈地”,进一步挤压了支付市场有限的盈利空间,带来更多的资金风险。

进入2006年,《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即将出台的风声不经而走,这与价格战相比,简直就是生死令。根据征求意见稿,设立全国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立区域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地方性支付清算组织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此外,账户型支付商,有人指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合法性,一些企业的虚拟帐户有的一年已经做到20多亿,存在很大的社会风险与金融风险,处在法律边缘,稍有不慎便会进入雷区。上述种种说法在支付公司之间传递着,游走于央行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不明朗的政策,不明确的资金限制,使他们感到身上背负了一块巨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付商的市场定位与市场部署。

支付产业链主要由银行、商户与维系两者服务的第三方构成,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而部分以出售支付网关起家的支付公司,虽然有一定银行支付网络体系,但受困于市场营销、服务经验与资金支持不足,导致在面临突变的市场环境下,来不及向服务转型。

盈利是一直困扰支付厂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单单靠收取1~2%服务费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因此,部分厂商开始涉足一些地下活动,游离在法律的边缘。

此外,制约电子支付普及的另一大因素是消费者对电子支付安全性的误解以及旧有的消费习惯的改变。

随着今年底金融业全面开放,《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估计最迟将会在今年秋季公布,而2号指引也会进一步出台。洗牌后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以及进一步规范的银行体系,加上不断的创新,才是构建电子支付产业的最大保证。

 

消费者的质疑

安全问题,对进行网上支付的用户而言是首要考虑的。支付宝大力推行数字证书,并与工行达成协议实现数字证书共享,即工商银行的数字证书(U盾)用户无需另行申请支付宝的数字证书,使用工商银行发行的U盾即可享受支付宝数字证书的全部功能,得到同样的安全保障。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却又对此种自发数字证书的方式产生了质疑。近日,她在工行开通了网上银行业务,为了安全购买了U盾数字证书,回家后经过多次安装才得以正常使用。因工作需要,他又办理了华夏银行的网上银行,同样出于安全的考虑,也买了一个数字证书,但是CFCA颁发的。她有些困惑了,如果一个人要开通多家的网上银行,为了保证安全,按目前的情况就要购买数个不同的数字证书,还要在电脑中进行数次的反复安装与调试,如果出差在外地,口袋里是不是要装上一堆U盘。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网上银行的初衷就是便利,对银行而言是每一个网上银行帐户对应着一位用户,但对于用户而言,一个人将会面对数个网上银行账户。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均在大力扩张,数字证书可以说是有一块致富宝地,谁也不想把这块资源拱手相让。

但是假如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规范数字证书,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用户消费者,政府应该在后面的指引中建立行之有效的政策来彻底理清这一市场,否则法律的效力很难得到保障。

 

 

电子支付的战国策

2005年,由哈佛商学院出版、W.钱金着写的《蓝海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极大反响。著作中,作者指出,在目前过度拥挤的产业市场中,硬碰硬的竞争只能令企业陷入血雨腥风的“红海”——即竞争激烈的已知市场空间,并与对手争抢日益缩减的利润额。作者同时提出:要赢取明天,企业不能靠与对手竞争,而是要开创“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以走上增长之路。

细看今天的电子支付格局恍然发现,这里正上演的一幕幕蓝海与红海的战争。

 

网上银行驶入蓝海

虽然,央行出台的《一号指引》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从积极方面看,数字证书在电子支付中的应用被给予了高度关注。也许是因为安全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2006年,银行把它戏称为“网上银行”年,各家广告牌随处可见。在走访了各家银行后,记者发现,银行界并不像第三方支付那样章法混乱,而是在根据自己的特色,逐步驶入蓝海。

 

网上基金风生水起

进入2006年,随着股市的上扬,基金成为投资者高度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基金交易和购买时间是交易所开市为准,即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这对投资者而言必须请假才可购买,便捷成了他们最迫切的需要。20064月,工商银行与16家基金公司联手推出网上基金一站式服务平台并进行了首次大规模宣传。尽管早在2003年工行就推出了网上基金业务,但此次规模之大,服务平台覆盖面之广尚数首次。“以基金交易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工行将吸引更多的客户开办网上银行账户,这将带动网上银行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部市场推广处副处长周永林如是说。

而作为起步较晚,刚刚进入该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一气签约了7家基金公司。只要是持有农行金穗卡持卡的用户,便可通过各个基金公司的基金网上直销业务平台购买基金,并享受特别优惠。据早先签约的国联、鹏华基金公司反馈,该业务自开办以来,投资者反响强烈,每天的新增开户数量及交易额在稳步攀升。

网上基金,开户、申购、赎回,统统都在鼠标轻点间完成,如此便捷的理财手段,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市场效益,这将会成为网上银行的最大卖点之一。

 

电子客票四方云动

据了解,从61日起,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日益高涨的成本压力,全国将试行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监制的电子机票行程单,作为旅客购买电子客票的付款、报销凭证,这意味着电子客票将全面取代纸质机票。而中国最大的航空机票电子分销运营商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信”)更表示:中国将在2007年全面实现电子客票。

业界人士分析,电子客票的采用,可为航空公司节省数亿元人民币,而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一年可达1200亿。

如此诱人的市场以及利好的消息,使其成为网上银行又一大关注点。

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航空电子客票”服务。深发展银行推出“发展网航空电子客票”服务。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北京掌上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机票资讯、预订服务由掌上通公司提供,在线支付服务由浦发银行提供。而兴业银行也于今年4月与北京掌上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网上银行“航空电子客票”业务,并在其网站首页增加了“航空电子客票”栏目,客户可点击此栏目自助申请注册成为“兴业-掌上通电子客票”会员,查询和网上购买电子客票并推出为期三个月的“上兴业网银,赚免费里程”电子客票有奖促销活动。

电子客票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银行作为电子客票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个人消费极具潜力

个人网上消费主要集中在C2CB2C两种模式的网站,随着上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消费理念在悄然发生着转变,网上支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家常便饭。而C2C网站也由过去的两家独大向多家发展。而B2C市场,曾经一度不被人看好,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很难合理的控制,以至于目前B2C上销售最多仍然是图书、影碟等低价值产品。然而,这一切因eBay易趣、淘宝的突然杀入而改变了。网上购物将从此可以涉及大宗电器、家具等物品,而质量由于是厂家直销更可百分百的放心,因此,这将是一个急剧增长潜力的市场。

一些银行已经对个人消费表现了浓厚的兴趣。2006年一季度,浦发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签约客户数同比增长521%;交易笔数较2005年同期增长60%,交易金额较2005年同期增长576%,交易量稳步攀升。尤其是网上支付,呈直线增长态势,一季度的交易笔数为2005年全年累计的1.64倍,交易金额为2005年全年累计的1.79倍。在 “淘宝网”上,浦发银行网上支付交易笔数已经达到月均五万多笔,交易金额月均1500多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金运曾开玩笑地说道,“对我而言,听到浦发能满足百姓的需要,要比说浦发是最杰出的银行高兴得多。”

个人网上消费市场将会随着数字证书的普及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作为B2C商家的网上支付渠道,网上银行未来将会比任何第三方支付更具实力。注重服务细节,注重用户体验将会是成功的根本。

 

B2B需强势关注

提及电子商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网上购物,其实,B2B电子商务的应用才是我国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根基。据统计,2005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较2004年增长了37.1%,达到6446亿元,B2B交易额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中占据将近95%的比例。而在B2B电子商务市场中,赛迪顾问发布的《2005-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5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766亿元,同比增长56.7%,在中小企业2005年实现的交易额中,藉由第三方平台实现的交易额达到2300亿,同比2004年增长58.6%,占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83.2%;相对而言,行业和地区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中小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较少,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应用的最主要途径。

以阿里巴巴为例,其1300万中小企业客户目前仍只能在网上达成交易,网下完成交易,这大大降低了双方交易的效率。

523日,工行的介入,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通过合作,阿里巴巴将可借助工行网上银行技术和服务,把企业的交易“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整合。

对于企业,银行是他们最信任的机构,而中国聚集着大量中小企业的行业网站又何止阿里巴巴一家,如果银行能与这些行业网站达成某种共识,或者制定某种规则,这将会使整个中小企业市场向电子商务迈进一大步,而银行也将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份额。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国网络游戏市场首超韩国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服务器也“清闲” 互联网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