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研究 >> 品牌杂论

难得一个“惠普之道”


[ 杨光 慧聪网    更新时间:2006/5/9  ]    ★★★

    缔造真正沁入骨髓的企业文化,关键何在?持久实现人性化管理,要害何在?当一种文化终于落地开花之后,谁来捍卫?《笑着离开惠普》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相得益彰,令你折服,引你思索……

    几年来,知名外企的离职经理人提笔著书并不鲜见。

    但惟有这一本,令我震撼。

    虽然我与作者高建华是熟识的老朋友,也了解他作为惠普元老对“惠普之道”的真挚感情,但当我捧读此书时,却仍然不得不这样感慨。

    文化贵在于“信”!

    我用震撼这个词,绝非耸人听闻。在现实里,一个组织的文化,如果能从行为层面基本杜绝员工做“大坏事”,已属难能可贵。但能像“惠普之道”这样如此感性同时又如此理性地沁入一个下属分支机构员工的骨髓,乃至烙印一生、留恋一生,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这里提一个生活细节可堪佐证,那就是高建华的电子信箱。当我们普通人一般在@前面都是罗列拼音和数字时,他却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了“-hp”。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也不能从中获得什么利益,但是我相信所有朋友都能理解:如果一个组织,能做到让员工离职之后,还能把组织的名称自觉自愿地长久设置在自己的信箱地址里,和自己的名字一起相生相伴,那这个组织该是多么伟大!这个组织的领导人该是多么幸福!

    不止如此,我采访过高建华几次,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他回忆起老惠普的气氛时,脸上那种如数家珍的兴奋,那种无限留恋的真挚,以及……那种时过境迁的遗憾,甚至几分愤懑……而每当他提到两位老创业者,不夸张地说,我会有一种错觉,好像他在回忆自己的父亲。

    那么,是什么能使一名中国员工如此发自内心地推崇源自美国的“惠普之道”?要探讨这个答案,我想首先提出一个命题:天下最难得的一个字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是“度”。有道理,但我不能苟同。因为它只是最“难”的,但不是最“难得”的。

    最难得的,是“信”。

    一个人,一个思想,一个组织,能让人“信”,其实是最基本的,但又恰恰是最难得的。这一个字里,包含了“认知”、“认同”、“执行”、“传播”乃至“捍卫”。我们常说“千金难买一个愿意”,而“愿意”的前提,恰恰是发自内心的笃信!

    我们做企业文化,最根本的就应该围绕“信”来不断实践,从而使员工发自内心地相信你的文化!而惠普,特别是老惠普,这方面不仅令人敬佩,甚至让人心向往之!而惠普的“信”,则是以员工进入惠普获得信任为起点,又以员工离开惠普报之以信任为终点。

    那么,如何能够建立“信”呢?我始终认为:要让大家信,就要让大家“服”,而要让大家“服”,老板就要首先表现出“诚”!而惠普两位创始人,以及大批老惠普的管理者(书中多有列举),用渗透巨细的事实,用逆顺不变的原则,有力地诠释了这一点。

    笑容背后的严厉!

    这本书留给读者最突出的一个印象,恐怕就是老惠普的人性化管理。但是我相信大家阅读时并不会觉得作者是梦想桃花源的陶渊明,而是非常切实的。这除了因为书中详细介绍了老惠普如何在制度上与实践中给予充分的保障与引导之外,还在于支撑贯穿本书的笑容与温馨的基础,也是支撑“信”字的基础,恰恰是一个很冷酷但却很重要的单词,那就是“开除”!

    本书在阐述人本理念的保障时,多次出现了这个词。为什么?我相信:没有严厉的惩罚制度的执行,人性化管理就是一厢情愿的梦话,就一定会被人性中天然存在的“恶”冲得千疮百孔。

    这说来容易。但在我们现实中,最终因为文化与价值观,却不是因为业绩而被开除的,又有多少呢?或说,又有多少组织能在作这个决策时从不妥协,从不选择大事化小、文过饰非呢?

    我想更致命的,还不在于不果断而纵容了恶势力的存在,而在于它使得管理者在自知手软之后,在管理中也选择不再信任员工!换句话说,是用事前的不信任,来换取规避事后严惩员工的尴尬。于是结果,一方面“恶”被纵容,另一方面“善”被扼杀;于是最终,整个组织死水一潭,得过且过。

    所以,当我们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不要忘记当员工触碰了企业文化的信任底线时,万不可姑息。有了“严”,“慈”才能长久。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一点。

    谁来捍卫经典?

    本书多次提到了一个时间副词,那就是“在卡莉上台以前,一直……”。

    这使得人们在为“惠普之道”而倍感温暖时,同时也不由产生一丝凉意——这个令人敬佩与向往的文化,已如初春冰雪,正在消融褪色,变得不伦不类……曾几何时,新惠普似乎失去了自信,同时失去了方向。

    2005年卡莉下台时我就有一个深深的疑问,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这个问号变得更大了,那就是:谁来为“惠普之道”这样一个公认的经典企业文化负责?

    如今,资本市场的话语权几乎达到了可以呼风唤雨的程度。但很显然,用脚投票的投资家是不会对一个企业的文化与个性感兴趣的。而事实上,老惠普的辉煌,也不能不归功于两位创业者面对资本鼓噪时的我自岿然。与之相反,当一家优秀企业因顺从资本意志而失去灵魂、走向平庸时,资本却无需担负任何责任。

    然而,这是我们人类的损失。

    诚如近来我们开始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普之道”作为人类的一个商业文化经典,理应被我们保存下来!高建华这本书,恰有“抢救性挖掘”的意味,它能让人们切身体会:纯正的“惠普之道”是什么样子,不至于“失传”……但这还不够,“惠普之道”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本与回忆,它应该以一种生命体延续下去!

    那么,谁来捍卫惠普之道?谁来对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给予应有的尊重,并担负最终的责任?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命题。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豪车品牌集体上演涨价大戏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格兰仕:第二个世界第一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