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行业研究 >> 电子电器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研究报告


[ 廖伟明 《销售与市场》    更新时间:2006/4/6  ]    

 

三、品牌发展趋势

  1、品牌变迁影响要素

  综观手机市场,从当初的一支独秀,三国演义,再到今天的群雄并起,国产手机开始崭露头角,经历了许多的市场变化和品牌变迁,其市场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固然有市场客观因素影响,如产品生命周期,消费需求,竞争压力等等,但同时也是与各个手机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部署,技术创新,营销战术举措以及营销执行力度等因素分不开的。

  虽然有许多的影响因素,但是总的看来,影响手机市场中品牌变迁的核心要素有两大方面,一是企业自身手机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所引起的变化,二是消费需求市场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所引起的变化。手机企业抓住这两大要素,顺应未来发展趋势,取得先机,是极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的。

  1)、技术驱动品牌发展

  手机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通信技术的变革,二就是工艺设计技术的创新。

  通信技术的变革从1995-1998年的模拟手机、GSM,1999-2000年的双频、三频,2001-2002年wap、CDMA,2003年的MMS,彩屏,摄像以及今后的更新发展技术。

  工艺设计方面则由最初的大砖头式手机到98年的折叠机小巧机型到2000年换彩壳,2000-2002年双屏、收音机、mp3等等。

  突破性的技术变革(通信技术或者工艺设计技术)会重新开始推动产业发展,任何一个技术一旦被消费者广为接受,都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变化。一个手机厂商掌握了先进技术,毫无疑问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新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市场发展,使得现有技术迅速成为过去,导致产品价格急速下滑,是打击对手的一大武器。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象摩托罗拉、诺基亚甚至松下、NEC等技术背景雄厚的手机企业多年来一直不遗余力的来研发、推广宣传新技术。而对于国产手机来说,无疑在通信技术方面是个软类,唯有在提高自身技术实力的同时先寻求工艺设计方面的局部创新。

  技术巨变促进市场重新洗牌,每一次技术上新的突破,意味着挑战品牌有更多的机会打破原有格局后来居上,近期的通信技术热点在于彩信与摄像技术,从各厂商的背景来看,除了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索爱之外,日本厂商松下、NEC对于通信技术掌握先进,在未来将会有机会掌握先机;而工艺设计热点在于折叠机和双屏机等韩流造型,这些并不需要太高的科技含量,目前主要为韩国三星和国产手机所利用。那么在未来手机产品朝着“通信、娱乐、商务”等多功能综合型产品发展的过程中,谁能够有所创新,就有可能象当年的诺基亚或者是当今的tcl等凭借技术的局部创新取得先机。

  2)、消费需求决定品牌定位

  手机市场一方面由技术驱动,通过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变革来引导市场开拓市场,但是同时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消费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影响于手机市场的发展,甚至改变品牌格局。

  (一)关注年轻市场就是关注未来。

  在过去两年中,年轻人市场从24%上升到34%,而摩托罗拉从诺基亚手中夺回市场第一的根本原因在于从T2688—T189—T191开始Mot逐渐在年轻市场占据上风,新增用户中75%为24岁以下年轻消费者。

  (二)消费者已经成为再购者为主。

  消费者初次购买手机,以手机品牌为主导地位,专注于“权威性和专业性”,消费者将会选购“最正宗”的手机。

  消费者再购:已经拥有许多经验,以消费者自己的习惯爱好为主导地位,“喜欢的和新的”为主导,消费者更加有信心地挑选“最适合我”的手机。

  年轻市场的增大意味着手机产品必须附加较多的“时尚时髦流行潮流”元素,同时也是“Motorola”品牌转化为“moto”的主要原因。消费类型以再购为主,消费者理性消费观念加强,自主观念加强,个人自我观念加强。

  (三)品牌是门槛,决胜在终端

  由消费者对品牌选择的敏感度演变过程分析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在市场成熟期,随着市场的发展,手机品牌的不断增多,品牌对于手机消费者来说,目前主要起到了一个品牌门槛的作用:即消费者购买手机进行选购考虑的前提首先肯定是一个比较知名的品牌,有所闻有所见。(而此时如果是一个不知名不清楚甚至是没有听过的品牌肯定是不会被考虑的)但仅此是不够的,知名的品牌众多,只是列入了考虑的范围之内,关键还是看手机产品本身是否能够吸引人(手机外型是否吸引,手机功能是否满足,手机性能是否信服),以及在卖场的现场购买促动(促销热情、促销赠品、价格)。

消费者品牌选择的敏感度演变过程[/i]





  2、品牌策略性思考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此想结合品牌发展趋势对手机品牌的竞争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之一.营造品牌资产

  之二.打造不同时尚

  之三.建造品牌细分

  之一.营造品牌资产

  前面提到诺基亚品牌近年来在市场上有一些不当举措,但是诺基亚仍然能够在市场中牢牢占据前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品牌忠诚,靠的是多年来在市场中精心营造出来的品牌资产。随着市场的成熟度不断加深,同类产品之间(如高科技手机之间,普及型手机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而所谓的产品外观实质上也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极其容易被模仿。到了市场成熟后期,手机产品将会高度同质化,同时将会加强对品牌的要求和依赖性。相对于国产手机乃至大多数二流洋品牌来说,不停地制造营销话题,建立高品牌知名度的做法已经过去,提升品牌忠诚,促成品牌美誉才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市场成熟前期,品牌是门槛,决胜在终端,但是到了市场成熟后期,相信又会恢复市场发展前期那样部分的大品牌强势品牌成为选购标准,到那时(相信很快就会到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本身,品牌的影响力将会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品牌资产就能提高品牌的溢价能力,对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企业风险、保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高品牌的资产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品牌管理能力。通过提供给消费者一种差异化的附加值,不仅通过及其煽情的广告来感染消费者,更主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在企业价值活动的每一环节都体现和演绎品牌核心价值。比如,在科技研发,在产品功能设计上,在外型设计上,在销售环节乃至在服务环节等等,一点一滴的体现出来。

  之二.打造不同时尚

  随着年轻人的增多,时尚创新动感成为目前品牌诉求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调性,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众人都在讲时尚,你也讲时尚的时候,就未必能够显出时尚来,而本人认为可以通过对时尚的不同演绎形式来表现时尚。即时尚有不同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比如每个人每种人对时尚的定义都会不同,他们心目中的时尚不一定是唯一的,比如大众时尚、酷时尚、小资时尚,当然也有正统和反叛的时尚,另外也可以对档次层次品位上的不同时尚的演绎,这个不是弄文字游戏,而是针对消费人群的分类后得出结论,比如在二三级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心目中可能认为谁谁哪个明星是很时尚流行的,但是在广州深圳这些地方的同龄人却又不一定这样认为了,甚至可能认为这个所谓的明星是比较老土和做作的。

  之三.建造品牌细分

  中国地大物博,在数千年来的文化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南北差异,大中小城市差异,城镇乡差异,这些地区相互之间的审美情趣、品牌态度、文化背景有着极大的不同,从而也导致了这些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选择品牌时的认知情形、考虑因素、选择标准是有着极大差异的。中国复杂的社会结构反映到手机市场就形成了消费市场结构的多元化。手机消费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特别是大中城市(主要省会城市)和二三级城市消费者在这方面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从而也决定了大城市消费市场所接受并偏爱的观念、生活形态在二三级城市会有一定的偏离。因此在大品牌鞭长莫及的二三级特别是三级城市,国内品牌能够显示出极强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因此可以认为群体范化,消费结构多元化,市场需要极度细分是潮流,手机品牌细分成为必然。

  首先来看目前的手机消费群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品牌导向—— 信赖国际品牌和知名民族品牌,忠诚度较高,希望能享受强势品牌带来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对产品的品质十分挑剔,但却懒于去比较选择购买,希望一次到位,价格敏感度低。

  技术导向—— 注重对产品的技术需求,希望领先技术潮流,享受新科技带来的生活乐趣。对技术、市场发展有一定了解。接受新鲜事务能力强,价格敏感度不高。

  潮流导向—— 注重产品功能,同时在同等功能下,会对不同品牌进行价格比较。群体消费观念较为成熟,比较理智,对价格敏感。

  应用导向——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购买,属于游离状态的消费,容易受到口碑传播、广告宣传、现场导购等外界信息影响和价格诱导。

  (1)产品细分市场

  这种是指以产品功能定位来达到对市场细分的目的。如细分为沟通工具、功能适用、好玩趣味、酷、商务、高科技等等。

  其中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基本上能够包含所有市场细分,但是更多的品牌则是采取了定位其中部分市场的做法。

  (2)品牌细分市场

  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没有极其突出的企业实力(技术研发、市场推广、通路等)支持,没有一个品牌能够成为包罗万象的“万金油”,对所有的消费者都产生吸引力,一个品牌的核心价值如果能够触动一个细分消费群体就已经很不错了。

  可以建议目前市场上的二三流品牌可以通过细分群体,把自身品牌建立成为某种行业购买标准,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某细分市场的代名词。如“技术型的”,“价廉物美型的”,“功能实用型的”,甚至如“电池耐用型的”,“接收信号强的”等等。

四、总结语

  国产手机由农村开始包围城市,洋品牌则是从城市开始上山下乡,双方开始重视对各自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掠夺,市场空白点将不复存在;

  大批日韩等国内厂商的芯片和机型的主要提供者逐渐由幕后走向前台,国产手机即将与之“分手”,投机取巧成为历史,自主研发面临极大的考验;

  跨国巨头对国产手机的营销能力和营销战术学习的越多,未来反击的力量也越大;

  新技术(CDMA、GPRS等)逐渐争取市场,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也开始冲击市场,谁能够占据技术高端,也就占据了市场高端,也意味着拥有高额的利润;

  随着市场发展的进程,厂家、经销商、终端的库存越来越多,价格战不可能平息只可能是越来越频繁;

  手机市场竞争的最终趋势是产品高度同质化,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品牌影响。

  手机市场竞争的最后结局是大浪淘沙,大批的厂家必然会被淘汰,最后剩下的是为数不多的品牌。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我国节能型家电市场现状及走势分析...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中国家电行业要做强尚需理顺厂商关...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