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时评

海外资本长期潜伏是喜是忧?


[  证券时报    更新时间:2006/3/14  ]    ★★★

 与本土基金相比,海外基金的投资理念有所不同,它们一般对企业的大方向以及管理团队看得比较重,并不直接参与企业内部管理。这也为双方的合作建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国美电器执行董事杜鹃向记者表示,这种印象也使得华平与国美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

  科学的评估体系

  卢文斌向记者透露,当初对蒙牛感兴趣的国内投资者有很多,他们调查的问题非常细,方方面面比较多,给人感觉出手比较低。但在作评估结论时,似乎对企业的未来把握不准。

  而海外的一些基金公司这方面有比较完善的评估体系。尽管做这些工作的同样是中国人,在海外基金公司里,许多人都有在西方大投行的工作经历,熟悉资本市场运作,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眼光。

  显然,在这一块,国内基金还需要补课。

  海外融资

  对于许多非上市公司来说,中国资本市场发行新股的大门一直没有打开,所以,他们想融资也只能到海外去。这方面,海外基金公司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广州一家餐饮连锁企业的老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初步计划在新加坡上市,近期有作私募的计划。但他们肯定会选择海外基金。

  品牌效应

  在记者采访小肥羊董事长张钢的时候,不断有人给张钢打进电话。

  “小肥羊的现金流很充足,”张钢的回答很直接,“我们引进战略投资者,就是为提升品牌形象。”

  从这点来看,中国企业给华平、摩根斯坦利、凯雷这些海外基金的分打的很高,当然期望值也高。

  国美执行董事杜鹃女士毫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国美就是通过华平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从而改变国美“家族制企业”的形象。

   透视海外私募基金“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陈雪  深圳报道

  最近,一种被称为Private Equity(PE)基金进入中国并掀起热潮,由于它们的私募性质,对外信息披露的义务相对公募基金较少,国内投资者对这一新事物缺少了解,因此记者日前专访了美国美迈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新华先生,该事务所近年来为大量PE并购及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提供了法律服务。

  PE在国内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在国外,广义上投资于非上市企业的公司都可以被叫作PE;狭义上又将PE划分成很多类,如: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即VC)、成长基金(Growth Capital)、夹层资本(Mezzanine Capital)、并购基金(Buyout/Buyin Fund)等等。

  从2004年6月新桥投资并购深发展开创PE在中国的第一桩经典案例以来,美国华平投资收购哈药集团、凯雷投资收购徐工机械及太保人寿的案例接踵而来,一时间似乎海外的PE都热衷于讲述“中国故事”。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因此对资金产生大量需求,同时资金也可以分享高额回报,这是PE进入的宏观背景;另一方面是市场因素,即市场存在低效和无效率,要么资产价值被低估,要么企业管理有欠缺,也让PE有用武之地。

  张新华向记者介绍了PE盈利的4种模式。

  一是有些公司资产被低估了,公司的市值可能远远低于公司某些资产的价值;二是由于中国特有的股权分置,非流通股价值很低,PE通过买卖这些资产或公司股权实现增值。还有一类是以贝恩资本(Bain Capital)为代表的基金,它们的强项是管理,因此这些PE会购买一些市场定位较好,而且处于高增长市场的企业,通过提供先进的管理手段,带进新的管理团队,迅速增加公司的价值,然后上市或转让。再比如,新桥对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有很好的理解和重组经验,他们购买深发展也是这个思路。

  PE另一种赚钱方式是杠杆收购。由于PE收购往往动用大量资金,但它们单一项目的收益率往往会低于VC,因此在国外往往通过银行贷款来放大其投资回报。这就需要市场有足够的资金供其借贷以及相应的机制,目前中国在这方面还比较缺乏,这甚至妨碍了PE在中国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法律和商业上,目前PE进入中国还是有些障碍。比如,中国的很多产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在引入外资,转让控制权方面有很多限制;国内对PE投资还存在多层课税;PE在组织形式上通常采用的合伙形式,在中国还缺少明确的法律规范等等。

  在张新华看来,PE是国际资本的一部分,它们的投资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样简单,而且是没有国界的。尽管这些PE投资是长线的,但它们的目的并非是占领一片疆土,成立一个企业帝国,赚了钱之后它们还是要退出的。因此,我们不必过分忧虑外资是否会就此控制中国的产业。

  当然,张新华承认,从目前PE退出的两个渠道———IPO和转让看,目前都由外资占主导,这是对中国不利的一面。但他认为,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本土资本市场会有巨大的发展,中国企业上市的主要市场最终还是中国;至于作为接盘者的战略投资者,虽然现在主要是来自欧洲的跨国企业,但国内现在已经出现有一些实力企业参与其中,如联想和海尔,去年以来他们都尝试过类似的收购,比如联想联合新桥等海外PE收购IBM的PC部门等。因此,他认为只要中国本土资本市场和企业强大起来,将来是有能力从海外PE手中重新取得这些产业和企业的控制权的。

   海外基金登陆中国路线图

  巴曙松

  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通常包括投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基金、投资于扩展期企业的直接投资基金、参与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并购投资(Buy-out Fund,LBO)基金等。

  此外,投资过渡期或上市前企业的过桥基金也可纳入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范畴,即凡是在企业上市以前所获得的股权投资都属于这一投资产业。

  海外基金进入中国的切入点

  从高科技产业到房地产行业海外投资基金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在中国试水,最初的突破口主要是一批互联网、传媒的新生代企业。

  近年来,更多的海外直接投资基金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此次并购浪潮逐渐呈现出交易规模持续上升、目标公司规模较大、交易结构日趋复杂等特征;并购范畴也更为广阔,不再限于高科技产业或初创企业,而是迅速拓展到消费品行业(如饮料类企业)、渠道类企业(如家电连锁企业)、改制国企(如哈药、徐工)、周期性资源型行业(如钢铁企业)等,并有进一步向中国的银行、证券市场和房地产行业扩展的趋势。

  自2005年以来,在房地产资金瓶颈约束下,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并购的热点。据统计,海外基金在京沪两地投资总金额超过数百亿元,并以每年三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从海外资金动向来看,目前海外基金收购国内房地产主要集中于两类物业:一是在建工程;二是现成物业。前者前期投入较少但承担风险较大,后者前期投入较大但风险相对较小。

  海外基金在中国的发展空间

  海外基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得益于特定的政策空间和市场空间。首先,国内的金融体系在特定的融资环节不能满足企业成长对资金的需求,国内企业只能求助于海外基金。例如,由于中国房地产仍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投资收益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和丰厚收益对海外基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地产金融发展滞后,房地产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信贷,为了防止过渡的信贷造成泡沫我国政府实施调控新政,房地产历经金融紧缩和土地严控,许多企业因资金链紧张而苦苦挣扎,这就为海外基金带来了可乘之机。

  当然,海外基金看好中国发展潜力,也是重要的原因。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猛劲,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投资环境日益改善。伴随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更多的国际资金都愿意流入中国,这就构成了海外基金投资中国的驱动力之一。从国际环境来看,大量充足的国际流动性在寻找理想的投资机会。

  “一进一退”重估企业价值,海外基金的投资套利之道。一般来说,是海外基金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收益,就必须要具有敏锐的直觉,长远的眼光。他们凭借自身独到的对于市场的把握,选择那些有潜在升值潜力的公司,介入进行资本运作或治理结构的改造,促成升值,然后再卖出。这“一进一退”就完成了对该企业的两次估值,而该基金也从股票溢价和重组后的良好业绩表现中套利。但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关键性的环节,直接决定了并购能否顺利完成。例如,管理层是否具备丰富的交易经验。事实证明经常进行收购的公司比很少或从未进行过并购的公司能够创造更高的股东回报率,因为他们具有专业交易技能,了解如何收购和整合业务,并避免犯一些低级错误。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前一些成熟专业的海外基金热衷于某个或某些领域的收购。

  此外,因为海外资金大部分由共同基金组成,这些共同基金是人们任何时候都可以购买,任何时候都可以要求赎回的。所以,这些海外资金对市场的流动性及高回报率要求很高。

   (背景新闻)外资要“垄断”中国?

  商务部反驳外资威胁论

  1月15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反驳外资将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言论。“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外资力量在我国形成垄断,更别提掌握我国经济命脉了。”

  胡景岩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外资所占市场份额不超过3%,而外资占比最高的高新产业和机电行业则是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约为6000亿美元,占GDP的35%左右,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人均引资金额仅为41美元左右,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据了解,2005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4001家,同比增长0.7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3.25亿美元,同比下降0.5%(不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领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李德水呼吁谨防恶意并购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3月初说,只要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而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外资来华并购,我们任何时候都欢迎。但是,必须坚决制止任何试图垄断中国市场的恶意并购。老工业基地也应在改造上下苦功夫,而不是急迫地请外商来并购。

  “一些跨国公司的目标是必须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预期年收益率必须高于15%,这三条目前正在成为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李德水说,在他看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这一新趋势,“如果任凭发展,将十分危险。”

  据李德水介绍,目前,国际啤酒巨头已把中国啤酒企业和市场瓜分的差不多了;可口可乐通过品牌战略,已使其饮料、浓缩液在我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我国大型超市的80%以上已被跨国公司纳入囊中。近年来,跨国公司已开始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成静卫/中证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WEB2.0繁荣还是泡沫?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广告轰炸成了惯性品牌变成猪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