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商务指南 >> 金融常识 >> [专题]电子商务

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行将出台


[  21世纪经济报道    更新时间:2006/3/4  ]    

“国务院已经基本同意了我们的《意见》(国有控股境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规范意见,以下简称《规范意见》),我们争取在一月份对外正式公布。”近日,国资委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在12月底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和中央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几次表示,国资委正在制定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并将在一月份出台。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国资委同时在制定境外和境内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激励规范意见,两部法规将先后“按节奏”出台。“境外规范意见起步早,上报时间也长,且境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会先行公布。”

央企人士对《规范意见》能够尽快出台,表示了极大的欢迎。“虽然之前按照各地交易所的要求,都做了股权激励计划,但是身在这个体系之内(国企体系),还是需要按照这个体系的规则行权,《规范意见》的正式出台,意味着我们可以按规则,名正言顺地行使权利。”一位香港上市红筹股的央企负责人表示。

  

关键点

和之前上报国务院的《意见》讨论稿相比,最后批复定稿的意见有较大的修改。

记者了解到,原《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共有五章四十条(详见本报2005年12月22日报道《境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试点先行,办法将出炉》),并配有附则。最后批复的正式《意见》,条款相对要简单许多,修改则主要集中在“流程和行权方式”。

《规范意见》规定,股权激励的方式,主要是指期权和股票增值权,同时也鼓励探索其他的激励方式,如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等。

在授予对象方面,《规范意见》主要针对对象是已经被授予了期权、股票增值权等长期激励工具的上市公司董事和高层管理者,独立非执行董事原则上不在《规范意见》范围之列。

“是否要向独立非执行董事授予期权、股票增值权,由董事会自行决策。”国资委人士称。

也就是说,根据目前H股和红筹股中已有的期权激励计划,独立董事的行权将不受此办法约束。

在个人持有的期权总量的最高限制方面,依然是“不超过总股本的1%”;对于已经持有上市公司5%股权的高管行权,都要特别审定,经过股东大会批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在定价方面,授予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盘价或3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收盘价。

《规范意见》要求上市公司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对期权授予和行使情况、持有数量和期限、上市公司薪酬委员会的工作情况等,要及时披露并报履行出资人资格的职能部门备案和批准。而“履行出资人资格的”的界定是:国资委监管的企业,报国资委备案和批准,非国资委系统的,其出资人资格由财政部履行。

对于期权和股票增值权授予和行使过程中,涉及到的上市公司会计处理以及税收问题,则是“按照境内境外有关法规处理进行”。

“中国特色”的激励

除了要求遵循各地交易所的规定之外,对于中国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规范意见》根据中国国企的具体情况,又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
比如,在行权的“量”方面,《规范意见》仍然要求,高级管理人员授予期权,应该保留不低于期权授予总额20%的期权,待任期结束之后、离职之前,根据其业绩表现结果,再给予行权。

国资委相关人士解释,这一点的考虑,主要是因为许多境外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是集团公司的负责人,而国资委旗下的国有企业集团的负责人,需要按照国资委成立后对央企负责人的效绩评价和薪酬考核的规定,进行考核。

“这些考核中包括了年度效绩和任期效绩考核,且央企负责人在调离职务时还要接受离职审计,《规范意见》如此设计,正是为了将各种规定对接。”国资委这位人士表示。

正式批复后的《规范意见》中依然规定,对于带有国有企业身份的高管,其行权的量不能超过其薪酬总量的40%。

这一规定,成为《规范意见》中最有特色的一点。

“不得不要考虑国企负责人之间的收入利益的相对平衡。”国资委方面解释到。

但对于这40%的参照标准,《规范意见》中没有详细规定。

央企人士对于这两点极具“中国国企特色”的规定,表示是“意料之中”,但充分理解。

上海荣正咨询公司合伙人马飞认为,《规范意见》能够率先从境外上市公司突破,其本身已经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举措,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基本要素的遗漏补缺,其对境内上市公司,完善长期激励计划,也将有借鉴作用。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境外中资企业达1067家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贷款付房钱不如贷款买家电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