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业界

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开幕式暨主题论坛


[  新浪财经    更新时间:2006/1/7  ]    ★★★

    由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北大光华MBA联合会负责承办的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2006年元月7日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以下为以下是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开幕式实录:

  主持人:

  尊敬的韩副委员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我宣布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现在开幕!

  每年的这个时候,来自政界、商界、学界和新闻界的各界人士都聚集光华,一起讨论关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这使得光华新年论坛成为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论坛之一。

  今天在2006年新年之际,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聚集一堂,就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主题进行深入讨论。毫无疑问,各位与会者闪光的智慧和深邃的思想,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我谨代表光华学院全体师生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们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院士,下面我们热烈欢迎韩启德副委员长致辞。

  韩启德:

  各位尊贵的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现在开幕了,在此我向所有尊贵的来宾,向光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表示新年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过去七年里边,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得光华新年论坛成为一年一度的盛事。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紧扣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和科学发展观这个主旋律,中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持续增长以后,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健康增长的问题。在信息化社会和全球经营舞台上,我们的国家和企业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地区差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障碍。所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今天的论坛集聚了众多来自企业、学界和政府的嘉宾,一起交流自主创新的经验,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作为主办单位,搭建群英荟萃,思想交融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各界来宾和师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边,对各个热点问题开展探讨和争论,从探讨和争论当中使与会者得到启迪,并且得到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论坛还会为大家提供相识和相知的平台,为优质与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各界朋友搭建合作的桥梁,我获知在今天我们邀请的演讲嘉宾中有中星危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博士,他最近刚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年度经济风云人物,我们研制的芯片销售到世界很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填补了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空白,其他演讲嘉宾在创新创业方面也有很多建树,他们有各行业的企业家、银行家、职业管理者我相信他们同样会用自己成功的经验为大会带来创新啊思想火花。

  今天嘉宾们在这里为这么多北大学子演讲,作为北京大学的教师我们感到荣幸,也将更加加强历史的责任感,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我们北大,被大光华管理学院应该有决心为国家培养这么多的质量更高的具有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我相信在这里听演讲的学子中一定会出现明天的科技和管理新星。我也期待着科技和管理繁星闪耀的明天。

  衷心祝愿第八届光华新年论坛能够再次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聚会,祝愿大家在北大渡过愉快而富有收获的一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韩启德副委员长的精彩致辞。下面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2005年CCTV经济风云人物中星微公司的董事长邓中翰先生致辞。

  邓中翰:

  尊敬的韩启德副委员长,尊敬的厉教授,尊敬的李董事长,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今天我很荣幸在光华管理学院新年的论坛上与各位同学和老师交流关于新的一年我们国家有新的发展,我们有新的人生的机遇。2005年我们国家取得很多的成绩,像神六,以及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就像韩副委员长提到,国家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创新的需求,所以我感觉到,我们的时代正在发生新的转变,过去追求做大基础之上,我们正在走向追求创新,获得更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新的时代的到来。所以我在这里我就希望能跟各位同学共勉,在2005年的基础之上,在2006年到来之际,特别是在两天之后,我们国家将会召开国家全国科技大会,在78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也开过全国科学大会,当时邓小平同志特别提出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科学春天到来了。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一个科学大会,在两天之后,而在这个时候,正好在光华管理学院讲台上,我特别感觉到,我们国家在这个时代非常希望,正如韩副委员长的讲话,更多的科技人员打造自主创新的成果,使得我们国家继续做大做强。我感觉到,2006年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我正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候出生的,那时候向革命家、军事家学习,进入到78年国家科技大会开过之后,我们掀起一种学科学的高潮,包括当时学习钱学森、华罗庚、陈景润,我们在那个时代下成长的。进入到后面十年时代的时候,我们国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非常崇拜创业者、企业家,在国家进一步发展新时代的时候,06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追求如何把科技第一生产力与管理模式和经济模式相结合,走向新的阶段新的起点。能够参加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探讨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非常有意义。

  在这里预祝这个论坛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位同学和各位老师,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多的成绩。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谢邓中翰先生精彩的致辞。

  刚才给我们讲演的邓中翰先生,大家用的手机的摄像镜头的芯片都是他设计的,他的公司芯片销量大概占全球的60%,他获得今年的科技奖。

  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先生做主题演讲。

  刘鹤:

  主席先生,各位来宾,老师,同志们,上午好!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第八届新年论坛。借这个机会,我想就一个问题,关于自主创新能力路径依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借这个机会,我想讲三点不成熟的看法:第一,怎样准确把握国家提出自主创新能力提出的主要背景;第二,从我们国家几个企业的创新案例来看,我们怎样解决路径依赖的问题;第三,关于未来国家政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第一,关于自主创新能力主要背景。《中央“十一五”政策建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节约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我感觉对这个问题有三个背景我们是需要认识的。1、背景经济全球化。我们知道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地发展,各个国家相互依赖程度在明显提高,这种状况,使发展中国家逐渐现代化的过程当中面临完全不同的参照系,跟早期发达国家面临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新的方式,获得最新的技术。全球化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新的历史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国家顺利进入全球的分工体系,有些国家被边缘化。总的来看,我们国家经过改革开放,是受益比较多的,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新机遇。但是同时,我们也面临各种挑战,一个最为现实的挑战,我们看到很多大的跨国公司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比较强的创新优势不断占领新的机会。所以这样,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怎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事。过去有很多的机会,现在也有很多新的挑战。

  2、在我们国家,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扩大,明显感觉到来自资源、环境、人口、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土地、淡水、石油资源越来越成为发展瓶颈制约,在这个背景下,要求我们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通过这些创新使我们的生产活动和资源条件更好地适应。我们需要看到,我们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是比较高的,是日本的七倍,美国的六倍,印度的三倍。我们最近几年,每年用近50亿吨重量资源创造的GDP仅为日本用20亿吨重量资源创造的四分之一,所以我们的消耗水平是比较高的,我们知道一旦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变化,使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大的变化,并且呼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在人类经济发展历史上,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总有一些根本性重大的调整,在座各位老师同学嘉宾可能知道,美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诺斯对这种现象进行非常精辟的概括,并且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掉正作为制度创新和历史进步的重要的重点。这种状况曾经在早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都曾经出现过,我们目前面临的这种状况和发达国家某种意义上有一定相似之处。

  3、国内市场急剧扩大。目前我们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程度在加快,中国究竟有多少中等收入人口也进行不的测算,大体估计有两到三亿人,而且收入水平和比重正在快速上升。由于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加,正在对全球重要商品价格起到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和决定的作用。所以,怎样满足这些人的需要,可能是全球企业家都在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我在这儿想举一个小例子,就是两周以前,法国大时请我吃晚餐,当时主要接待IMF的前总裁康德斯先生,在这个宴会上康德斯讲了一个小故事,93年克林顿总统刚刚当选,按照惯例要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参观、访问,另外走了以后,货币基金总裁有义务坐十分钟的汽车回白宫,康德斯觉得十分钟比较漫长,两个人坐在一块可能比较尴尬,就想给美国总统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十分钟很难回答完,后来他想了很久提了一个问题,说总统先生,白天、晚上都在考虑问题,问题不但你要考虑,企业家也要考虑,而且全球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这样的问题是什么?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后来克林顿思考了片刻,表情非常严肃,我在想,如果中国城市的青年都买了汽车,究竟会怎么样?这个话是93年说的,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已经发生了。所以我就想中国市场的扩张对技术创新是一个巨大的拉动作用。

  第二,关于自主创新路径依赖问题。前面说到三个背景,决定了中国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基本路径,就是要面对日益扩大的国内需求,充分利用国际化提供的技术普遍剩余和其它的后发优势,面向资源环境客观环境,努力走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道路。最近一段我曾经到浙江、山东、内蒙做了一些调研,我在这儿向大家简要报告三个案例,最后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个案例,江苏绍兴有一个企业集团,这个集团长期从事化纤投资,过去坦率地说并不是很成功的,三年以前他们希望进入农膜行业,因为看到这个领域市场规模非常广大,但是也看到了这个行业生产能力全面的过剩,所以要进入这个领域,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他们看到生产农膜过去是两道工序,第一道先不农膜压碎碾碎,第二道工序压成膜,这个公司决定一次成膜,希望从塑料原料一直到成膜一次成功,提出这个要求以后,马上组织日本和瑞典两家世界最著名的企业集团要求他们提供技术,并且明确提出你生产这个设备我买,同时知识产权必须是我的。日本和瑞士的公司感到很无奈,也感到比较愤怒,所谓愤怒,为什么我生产的知识产权是你的,无奈就是我现在生产能力过剩,我不得不按你的要求生产,后来最后答应了。当然提得价格很高,这个企业获得了知识产权,按照一次成型的工艺,这种工艺过去很多大的跨国公司想做没有做成。工艺一旦创新出来以后,马上投入生产,当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占到35%,全球市场率占到10%,农膜的全球价格相应降低6个百分点,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企业家的组织,他们进行重大的工艺创新。

  第二个案例,我最近到神华集团也做了一些调研。神华集团有一个矿,生产能力全球第一,每年的产量1200万吨,而全球其它最好的煤矿年产量只有600万吨,所以生产的设备是不能满足这么巨大国家市场的需要的。神华的领导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对所有设备的技术参数都非常了解,组织中资企业共同攻关,生产适应新的中国煤矿生产需要的设备和产品,获得了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产量马上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神华集团准备提出企业的技术标准,希望技术标准能够替代国家的技术标准,如果一旦成功,整个国家的技术标准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第三个案例,我到山东威海,这个老总也是一个农民企业家,他本人坦率地说,科研的能力并不强,但是意识到通过技术创新获得企业的新生,所以建立面向全球的研发制度,利用期权的方式组织全球50多个顶尖级的专家进行研发,经过一段努力,创造一种新的产品,心脏病搭桥材料是全球的难关,这种方法获得一个新的技术,目前销售量全面上升,股价在香港不断上升。三个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不同的东西,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要充分利用开放条件下的技术和人力资本,充分利用国内巨大市场优势,以集成创新和引进销售再创新的方式走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

  在这个创新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企业家的知觉、组织能力最重要的技术参数的理解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呼吁高度重视企业家的创新的产业能力。我在这儿想特别说一句,我不认为中国缺乏企业家,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家,实际上我们从宋朝开始不断出现很有创新力的企业家,特别是农民企业家,我们需要完善是鼓励企业家进行生产型创新,而不是寻租型创新的制度环境。

  第三个问题,关于未来政策。从目前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企业家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推动创新是各个行业占主导地位的寡头企业,寡头企业的研发支出对整个世界全球的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OECD国家三分之二的创新经费来自直接跨国企业,已经起到领先的作用。大家可能要说,中小企业非常重要,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创新往往被大企业收购,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被公众所持有的,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目前以企业家创新为主的方式,究竟怎样向常规型新的创新模式过渡,这可能是各个方面,学术界、理论界做实际工作的同志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这里有几个要点需要重视:

  1、在目前的阶段,首先把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真正具备资金实力,才能向常规型创新过渡。

  2、国家通过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特别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和防治各种直接搭便车的行为使得有收益,这样使研发的活动得到有效的激励。

  3、在研发初期,国家公共政策要发挥有效的作用。一方面按照市场机制,一方面注意降低企业的研发的成本和风险。

  4、我们在转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逆向的方式,不是从头做起,而是别人做99%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一步,在巨人肩膀上起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和平发展最新的克敌,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很多,希望国家共同学习中央五中全会的决议,把这个问题研究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努力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我说的只是我个人非常不成熟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谢刘鹤主任精彩的讲演,下面请光华学院老院长厉以宁教授发表演讲。

  厉以宁:

  我发言的题目是《可持续发展的GDP核算》。

  可持续发展有双重含义:一是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照理说,可持续发展的GDP核算应该把这两种含义可持续发展都包括在内,然而到现在为止,绿色GDP核算只涉及了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绿色GDP等于GDP减掉环境损害成本、减掉自然资源的净消耗量。这样一种计算方式只包含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GDP核算,怎样把两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都包含进去。

  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为了使可持续得以实现,社会必须保持稳定,人和人之间应当和谐,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应当协调发展,这也都跟社会矛盾的缓解有关系,而要缓解社会矛盾,一方面应当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改善他们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居住、安全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另一方面需要实现司法公正、消除官场腐败、及时处理社会上因为矛盾加剧而产生的各种冲突,如果做不到这些,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缺乏保证的。

  现在我们回到GDP的核算上来。既然可持续发展的GDP范围不应当仅限于和自然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所以绿色GDP范围的延伸扩大是必要的,这个延伸是把与社会意义上可持续发展有关的指标纳入可持续发展GDP核算体系之内。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绿色GDP是两种,一种是狭义的绿色GDP,狭义的绿色GDP核算就是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进去。另外一种含义广义的绿色GDP核算,把自然方面、社会方面都包含进来。

  在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GDP核算方面究竟应该把哪些放到里头去呢?有些问题是可以进一步讨论,但是现在我认为,至少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先考虑在内:

  第一,从GDP中扣除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GDP损失,以及为处理这些事故的支出。具体来解释一下,比如一个矿,矿如果发生了矿难,有问题了,从GDP来说不再生产了,停工一段时期,但是从社会意义的可持续发展来讲,为了处理矿难问题,要投入多少,其中包括隐患的消除,这些应该是从GDP中扣除掉的。

  第二,从GDP扣除掉社会上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GDP损失,以及为处理这些事件的支出。举例来说,假定某个地方因为修水库移民的搬迁问题,移民的搬迁问题出来以后,为了使这个问题得以消失,应付突发事件,为了这些做支出造成的损失,应该从GDP中扣除掉。

  第三,为了防范和处理GDP中扣除因为食品安全事故、医疗安全事故、建筑安全事故、交通安全事故等造成的GDP损失以及为处理这些事件的支出。以食品安全为例,假如发现某种产品是有害的、超标的,不再生产了,不再生产那就表示在GDP当中不再生产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出来以后,GDP这个是报废的,在过去的GDP当中这些完全报废掉了,应该扣除掉的,为了应付这些事件而花费的各种支付,比如生病了、打预防针、抢救,损失都应该从GDP当中扣除,建筑事故,装修、粉刷有放射性的东西在里边,得了败血病,还有楼塌掉了,所有在GDP当中扣除,并且为了应付这些事件支出也应该扣除。

  第四,从GDP中扣除掉为了防范和处理市场不公正官场腐败而造成的损失,这主要是指冤假错案。为了纠正这些冤假错案,为了赔偿损失,最终从GDP当中扣除掉,本来可以不法这些事,这是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有可能考虑进去。但是即使如此,仍然有几个理论上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从理论上说,在GDP核算的基础上,应该把上述损失扣除掉,但是这样核算会遇到一些困难:第一,所有涉及人生命的结束、寿命的缩短、健康的受损、不孕率的增加、胎儿畸形增加等等,安全事故、货币折算是显著的难题。GDP是用货币表示的,人寿命的缩短,甚至不怀孕了或者胎儿畸形等,这些损失怎样把它货币化?第二,各种安全事故不仅是涉及到人民身体上或者当事人财产方面的损失,还涉及到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公众在心理上受到的损害,这个损害怎么扣除,应该货币化,而这个货币化同样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第三,一旦发生了食品安全、卫生安全等其它各种安全事故或者突发事件,从发生到处理结束,都需要一段时间,从经济的角度看,时间的延误是造成机会的损失,机会的损失如何货币化?因为机会损失的货币化同样是不容易的工作。最难的问题,收入分配协调问题,收入分配的协调由此引起的社会不安定等等,怎样在我们的社会意义上可持续发展中考虑进去,把它指标化,并且能够加以扣除,这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刚才韩启德副委员长跟我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提出,扣除是重要的,有的地方可能要加分,因为他做得比原来要好,这种应该是加的,加怎么算呢?现在我们国家最近搞的每亿元GDP,因为生产中死亡的人数,如果把这个降低,从另一个意义上考虑到社会可持续发展核算问题了。因为作为社会GDP的核算体系给学术界提出了很多的工作。

  光华管理学院最近十年以来,一直在从事绿色GDP的核算,因为我当时是中国环境国际合作与发展委员会的委员兼环境组的组长,我们把这个题目作为光华管理学院的重要任务,王教授等都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所以我们现在考虑到,把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是不是也能作为将来的研究课题,希望能得到社会上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厉院长,下面我们请韩国三星集团副董事长Yoon—Woo,LEE先生发表演讲。

  Yoon—Woo,LEE:

  大家好!我是三星集团副董事长Yoon—Woo,LEE。北京大学有非常长的历史,我今天能够被北大邀请参加新年论坛我感到很荣幸。我学习汉语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所以我今天还不能用汉语演讲,我感到很遗憾。虽然这次我需要翻译,但是我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用汉语演讲。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三星电子的情况以及三星电子怎样开展技术革新的具体情况。首先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星电子的情况。

  三星电子成立于1969年,目前在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占据着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三星电子主要以半导体和信息通讯为核心,结合数码媒体LCD多样化的事业,现在正主导着数码融合。至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半期,三星电子仍然以韩国市场为主的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向市场推出数码产品开始,最近十年的销售业绩增长了六倍,飞跃发展成为国际知名企业。之所以取得这种成果,原因在于三星电子和其它竞争企业相比较,比较早掌握数字时代环境变化的趋势,并把经营资源集中于在数字时代飞速发展的领域上。以这种成果为基础和背景,2005年三星电子的品牌价值为150亿美元,在全世界品牌排行榜中位居第20位,成为全世界知名品牌价值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牌,受到世人瞩目。最近在中国的《南方周末》的评选中,三星电子在众多的在华外国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企业的荣誉,借此机会向一直关爱三星和三星产品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星电子之所以能成长为数码技术的强者,重视技术的经营管理和果断研发投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2004年末三星电子的研发人员规模已经达到25000名,研发投资额占销售额的8.3%,大约达到了四到八千亿韩元,大约46亿美元,总体上每年销售额的8%以上的经费投资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的开发。三星电子能够发展到今天,其成功因素是什么呢?我认为成功有两大因素,一是三星的新经营哲学,二是结合产品流程、人才的3P创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推出新经营的时候,主导世界趋势的是WTO带来全球化及开放化,以网络时代为代表的数码时代。

  此外作为韩国主力产业的钢铁、造船、汽车、化学等制造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趋势,当时的三星也属于依靠制造技术成长韩国本土企业,稍有不慎就无法跨越供过于求的发展,难于持续发展。

  三星经营哲学很有远见了,是我们李会长所提出的,他率先感觉到如前所述三种趋势所带来的危机。李会长认为,没有掌握自己独有的技术,而仅仅看重市场占有率等量性指标的话,无法保证三星成长的。李会长提出重新开始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宣言,这就是三星经营哲学的核心内容。关于这些核心内容,我总结出如下以下五个内容:

  第一,危机感的意识和传播及其效益,李会长把自身体会到的危机感传播给了三星的全体员工。其核心思想是,维持现状是灭亡,只有改变才能生存。1993年2月三星汇集在美国的洛杉矶亲眼目睹三星柜台的产品,极大的促发了他们的奋发精神。1993年6月1800名三星核心人员先后赶到德国的法兰克福,聆听李会长的演讲,李会长的演讲共计48次,时间长达350个小时。

  第二,根本性的变化,三星的创新绝不是通过一次生产提高或者是品质的改革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根本性的变化指的是三星全体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化。当时在三星流行着这样的口号,除了妻子和孩子,一切都要改变,这就是改变从我开始。

  第三,对于品质的极大的关注。一直以来,韩国的大部分企业只关注量的提高,为了量的指标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三星的经营管理层形成了如果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抛弃产品的数量,可以中断生产,可以停止产品的销售,形成了这样的共同的认识。为了实现这样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认识,三星全面开展了提前上下班制,火烧不合格的产品、停止生产线的制度。

  第四,半导体事业成功制度的普及。三星开始关注初次在国际顶峰半导体事业的成功。三星把半导体事业作为三星新经营的第一号事业,并且激励其它子公司向半导体部门学习,体会到半导体部门的成功的因子——DNA。从半导体事业中,三星体会到的成功——DNA挑战性的目标拓展、抵住风险、重视技术、重视人才、重视速度、日常性的危机感意识的强化等。

  第五,组织结构的调整。1993年开始的三星新经营到了1997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三星由于新经营基础打得好,能够果断做出了很多的结构调整措施。当时三星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品质”这两个字。当时三星经过判断,整合无法以品质获胜的事业,而把所有的经营资源集中在最核心的事业上。目前三星主要的产品手机、LCD、半导体等产品就是当时根据这样的标准而选定的。

  尽管从1993年开始,李会长努力推广上述的新经营理念,但是三星的经营管理层始终无法与李会长的观点相一致,并且有时候不重视新经营推行。直到19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三星面临破产的边缘,三星经营管理层才认识到李会长的新经营的真谛,也从那时候开始,三星具体新经营以及各个部门的创新。

  经营创新的内容。经营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流程、人才三大领域的创新。首先,产品创新就是指在核心事业上提供资源,同时缩小或者整合低附加值的事业,把经营资源主要投资于可主导未来并获得收益的事业和产品上。为了适应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合理组织新产业的培育成长以及发展的整个的过程。第二,流程的创新,流程的创新是通过速度及效率的提高,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主线,提供及时的产品和服务,节约成本,努力实现顾客满意度的最大化。第三,人才制度的创新,是确保并培养世界顶尖核心人力资源,主导未来的变化。三星电子为了提高组织的效率和速度,并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潜能,引入年薪制度和新的评估补偿制度,此外为实现全线转让和经营责任制度,引入了流程组织的GDN制度,寻求最快速的决策。通过三个内容的创新,自三星电子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取得了销售额增长3.1倍,生产效率提高9.6倍 辉煌的成果。

  三星电子未来的战略。数码时代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00年以前;二是2000年到2006年;三是2006年之后。90年代是电子产业各个领域数字化主要应用开始的时期,2000年之后是各个产品功能合并数码融合时代,未来将是融合通讯及广播运营网络时代,可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三星电子将应对未来数码融合的环境,开发最优化和最新的产品。

  此外还使用全社会和整个体系将会实现网络间的无缝连接,使用户能随时随地享受网络的服务。为了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三星电子展开了把市场和顾客放在第一位的NBC里头。三星电子努力把经营全方面的文化意识提高为顾客所需要的产品才是最有价值的产品意识形态。另外推进面向顾客需求的超一流的研究开发体系,不断推出创新性的产品,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在多样的技术环境中,三星努力构筑全球性的技术合作平台,以此确保技术和事业的竞争力。在新的技术和事业开发方面,三星电子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与诺基亚、索尼等著名跨国企业形成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同时定期举办CEO级别高层交流会议、论坛,与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共同探讨,长期双赢的合作模式。通过与MIT、斯坦福大学海外著名高校产业合作以及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并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三星电子的发展提供服务。

  如前所述,持续不断的创新,使得三星电子能够走到今天,能够有今天的三星电子,同时也是追求成为超一流企业三星电子最核心的价值。

  谢谢!

  主持人:谢谢Yoon—Woo,LEE先生,刚才由韩委员长、刘鹤主任、厉院长、三星电子的Yoon—Woo,LEE分别让我们享受了他们的经验和他们的见解体会,让我们再次表示欢迎、感谢,也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的光临,第八届光华新年论坛的开幕式暂时告一段落,稍后我们还在这个场地继续展开中国IT业自主创新这一论题深入讨论,请各位继续参与,谢谢大家!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国IT业的自主创新实录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福布斯公布“中国潜力100”榜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