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商家与消费者站在对立面,傲慢终将付出代价。百果园的'教育消费者'言论与钟薛高、李佳琦如出一辙——市场会用脚投票,教企业认清谁才是真正的'老师'。"
大家好,我是刀哥。
百果园的事大家都看了吗?
起因是有网友吐槽:“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这一词条不负众望地爬上了热搜。
对此,百果园的董事长余慧勇很快做出了回应:
“ 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片面的低价需求,而是致力于“教育消费者成熟”,强调品质优先。他指出不同水果品质差异大,高价源于优质。”
对于他的言论,网友们却认为“爹味”十足,并不买账。
“坚持品质,不妥协。”这句话单拎出来没毛病,但结合之前的两句就比较清晰了,“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成熟。”
想一下,一般说出“不会迎合”的都是什么场景?
是对立的啊,当商家和消费者是对立的状态,就是最糟糕的状态。
什么关系才会被教育?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子女,领导和下属......
客户花钱来您这是买东西的,而不是受教育的,显然他心中客户的定位就是被教育者,这同样也是大错特错。
一直以来,百果园都是以高品质水果和相对较高的价格来定位市场的。
然而,当整体消费遇冷,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变得更加谨慎,对价格的敏感度大幅提升。
此时,若百果园仍坚守原有的价格策略,而不考虑消费者心态的变化,很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价格过高、性价比较低的感受。
例如,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发现,同样品质的水果,在其他水果摊或者超市价格更为亲民,进而选择放弃百果园。
再者,消费不佳时,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更高,他们期望在有限的消费中获得更多附加值,而不是被教育,被说你这是不成熟的消费观。
百果园需要明白,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主导者。
在当下消费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百果园等零售企业确实需要格外关注消费者的心态,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被消费者“教育”的局面。
企业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心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就像网友神评所说的那样:
“你教育消费者,市场就会教育你——上一个这么自信的老师正在摆摊还债。”
仔细扒拉扒拉,前车之鉴真的不少。
例如,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在网友吐槽它是“雪糕刺客”时的回应:
“成本高就该卖高价,爱买不买”!
当一个企业开始对客户傲慢且不尊重时,那它也离倒闭不远了,钟薛高就是如此。
还有直播界的头部主播李佳琦,在直播带货花西子时,有网友评论:太贵了。
李佳琦当时的反应是:
“哪里贵了?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你工作有没有努力?这么多年工资有没有涨?”
这傲慢的回怼立刻带来了极大地反噬,网友们纷纷抵制他,并怒斥他忘本。
最终,傲娇如李佳琪这般的人物,也得红着眼圈哽咽着在直播间道歉。
消费者不是傻子,追求“性价比”一点也不丢人,凭什么贵的就是好的?难道嫌弃贵就是没有认知到“价值”吗?
消费者们现在需要的是“尊重需求而非俯视认知”,so,这些傲慢的企业最好不要居高临下地去触碰消费者们那根对“尊重”的敏感神经,也许什么时候能够认识到“客户是上帝”,什么时候就掌握到了流量的密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