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家电企业在电视机行业的集体衰落,反映了其在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时的应对不足。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娱乐消遣项目层出不群,不过假日生活中的传统娱乐选项——看电视似乎已经被各种新兴娱乐方式所取代,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是一些老牌电视机企业从繁荣走向不景气的一个缩影。
日前,日本国民品牌松下电器宣布正在讨论重组旗下电视机部门,并表示今后将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高利润领域。事实上,在此之前,日本老牌电视机企业日立、夏普和东芝都已经对各自旗下电视机部门进行了重组或出售。
电视机巨头成“时代的眼泪”
20世纪末日本家电企业凭借创新的技术、卓越的品质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在全球家电行业中占据了领导地位。作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松下电器不仅是日本家电行业的象征,更是全球消费者心中高品质家电的代名词。从电视、冰箱到洗衣机,松下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松下电视更是该品牌的“摇钱树”,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品牌影响力。
在迈进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电视机行业的技术迭代速度加快,而松下在研发和量产上的投入难以跟上行业步伐。尽管在LCD时代曾占据重要地位,但在OLED、QLED和Micro-LED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松下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松下电器在创新方面的不足不仅体现在技术研发上,还表现在对市场趋势的把握和产品策略的调整上。随着消费者对智能电视和互联网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松下未能及时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智能电视产品,导致其市场份额逐渐被同类品牌蚕食。此外,松下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也存在问题,进一步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
除了松下,索尼、夏普等曾经辉煌的日本家电巨头也在电视机业务上遭遇了严峻挑战。索尼虽然在显示技术上仍有一定优势,但其电视机业务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夏普则因经营不善被富士康收购,失去了独立竞争的能力。
中国品牌弯道超车
在日本本土电视机企业陷入增长困境的同时,中国电视机品牌迅速崛起,涌现出了海信、海尔等一批颇具全球竞争力的民族企业。国产电视机品牌注重产品和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赋能家电产业,在继续发挥性价比优势的同时推动电视机行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2017年,东芝将电视业务转让给海信电器,正式退出电视机行业,海信电器也由此获得了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在全球范围内40年的品牌授权。此后,海信持续扩大日本市场份额,令日系彩电在日本本土市场也面临激烈竞争。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最新调查,2024年第三季度,排名电视出货量全球前五的品牌分别为三星、TCL、海信、LG、小米。另外,日本调查公司BCN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在日本销售的平板电视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中国品牌。报道指出,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首次突破50%大关。在2020年至2024年间,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的份额大幅扩张,增长了约20个百分点。
日本家电企业在电视机行业的集体衰落,反映了其在面对全球市场竞争和技术变革时的应对不足。业内人士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人类社会整体商业模式将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对于家电等产业而言将具有颠覆性影响,电视机产业当然也不例外。面对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对行业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冲击,要在全球市场立于不败之地,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是包括松下电器在内的所有传统家电品牌成功转型的唯一选择。
1